。組建自己的小家庭。而流民所可能成為一個孤兒院和養老院的結合體,專門收容那些無所依靠的孤兒和老人。
流民所和技工所是一體的,負責給老人養老送終的同時,這些孤兒的培養任務也不能落下了。
只是想法很好。但是。此事事關重大。靠程兆兒一人也是做不成的,因此,程兆兒才想著藉著鴻濟大師辦流民所的東風。把技工所一起加入進去,和流民所結合在一處!
鴻濟大師也覺得此法甚好,也幫著程兆兒開始招募富商捐款,程兆兒自己也在募集善款!
她如今人脈甚廣,這事情也是個好事,打的還是鴻濟大師的名頭,因此,倒也不算困難。
當然,這事兒她也和程榮瑞和程長慶夫婦透了底兒,程長慶夫婦自來不太懂自家閨女做什麼,只是一如既往的支援和信任,在他們心裡,但凡閨女做的事情,都是有道理的,都是好的。
而程榮瑞卻是無比支援的,他畢竟是為官之人,骨子裡自有一股子義氣在,見識也廣博的多!
他自己是沒這個魄力和能力做這種大事了,對妹妹能做,自然是大力支援的。同時,他對自己這個妹妹也油然生出欽佩之意,越發覺得自家這個妹妹不簡單了!
他作為一個官員,如今接觸的多了,想的也多了,流民所可以說是一個極為偉大的創舉,雖然是民間自發的組織,但是,卻能夠幫助大夏朝解決很多問題。
畢竟流民多了,治安就不怎麼穩定了,災民裡面也不都是老實可信的,那些個扒手,或者無惡不作的壞人也有可能變成了災民,混跡在一群良善的流民之中,也許惡習不改,繼續做壞事!
從流民的增多開始,城中已經增加了許多案子,多是獨自一人的時候被搶了,或者有人家的院子入夜後潛入了人,偷了糧食或者銀錢。
程榮瑞處理這些的時候,也很無奈,那些遭受了損失的人家都指控是流民乾的,但是,具體也沒有什麼極為有力的證據,官府不能為了一件事就把流民全部抓起來。
而那些流民也很聰明,每次犯了一次案,就換一個地方,即便官府想要守株待兔,都守不住!
而流民所一旦建立,不僅給他們提供了庇護之所,讓他們不會總是在外面流蕩。也有效的對流民起到了一定的管理和約束作用。
譬如流民所為了長遠的辦下去,一定會確立一定的規矩,好比時間上的固定!什麼時候早飯,什麼時候晚飯,什麼時候關閉流民所的大門,不得自由出入。這樣,必然能夠約束那些壞人一些!
而這些就已經是看得見的好處了,也許再長遠一些,還有很多有力之處!
這會子,程兆兒年初三趕著來城裡,自然還是為了忙活流民所的事情。
如今,新皇定了,她心裡的大石頭落了地,終於又能把大半心思集中在這事情上,年前西北邊兒又雪崩了,想必很快又要有大規模的流民湧進來。
雖說,這天氣沒有往年冷,但是,總歸是冬天,流民缺衣少食的,連一件像樣的冬衣都沒有。
因為,大家防著來年大旱,所以施粥的少了,流民們如今飢寒交迫,而到了夜晚,就是他們最難捱的時候,最寒冷、最孤寂、最黑暗的時候到了,即便知道在不久的將來有黎明,卻還是有很多人倒在了黎明前夕!每日早上,街上都有一堆一堆的人死去。
眼見著,流民們越來越麻木,為了爭奪吃食,沒有底線的發生紛爭,他們似乎已經到了臨界崩潰的邊緣,稍稍有點小事情,就能讓他們徹底爆發!
一旦爆發了衝突,事情可不是那麼容易解決了,必然要付出血和生命的代價!
這樣的情況,程兆兒看在眼裡,也著急,暗自督促自己要儘快把事情辦起來!
鴻濟大師從這事兒定了之後,就已經選好了建立流民所的地點,就是白塔寺後面那一片連綿的山脈。
白塔寺所在的山峰是一座孤峰,但是,周圍卻還有連綿的山脈相連。(未完待續。)
255 雙胞?(一更)
程兆兒也去仔細的看過,這裡雖說是山脈,但是,卻不是高而險峻的奇峰,都是相對平坦的山峰,且山上多是灌木叢等矮生植物,即便有些高壯的樹木,倒也不礙事。
附近的山澗處還有泉水流過,流民們以後要是在這裡安家,吃食取水都很方便。
程兆兒和鴻濟大師檢視了地形,尋了一處山坳處,雖說是山坳,但是流民所得佔地面積很大,要是都建上,想必能建到半山腰了。
如今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