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如此,家康沒有這樣的逸樂之想,對於他,最大的樂趣一定就在於學問和狩獵吧!因此家康的學問都是一些相當有用的理論,而不太喜歡詩和歌。
知足
家康的學問不僅僅是出自知識欲,他是想要讓學問對自身起到幫助作用。
一次,家康在談話中對本多正信說道:“在年輕的時候,我忙於奔走戰場,沒有時間來研究學問,所以到老來一無學問。但我曾從他人處學到老子說過的一句話,直到現在也忘不了。那就是‘知足者常樂’。”
家康的處世哲學是質素儉約。“時時知足”的他厭惡奢侈、浪費之事,不僅是對自己,時常也對家臣勸誡。外出狩獵也並不作特別周到的準備,只帶一小撮飯糰和梅乾,在山野之中,分兩三次把它吃完,如果剩下也不扔掉,就這樣帶回去,並且讓隨行的家臣們也這樣做。
某次狩獵之時,同行的一個年輕家臣梳著當時的流行髮型,家康見到便將其叫到身邊責備道:“混帳小子,爾祖父身居要職,心存武道四方奔走,也不似你這般結髮招搖。”他認為:“武士就應象武士的樣子,樸實的打扮最是順眼。武士乘著轎子往來行走,尤其是不到五十歲,身著那種捻線綢和木棉的生硬衣服,光腳著草鞋走路,自以為得意的傢伙,真是朽木不可雕也。”
家康從小就經受了無數辛苦,他時常教導家臣們要不斷忍耐,忍耐,再忍耐。在家臣中有一人性子非常急,別人說些閒言碎語也會立刻動怒,進而和對方爭吵。家康教導這個家臣道:“你對這些閒聊的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