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2 / 4)

小說:毛岸英在朝鮮戰場 作者:淘氣

,然後問,“炮兵呢?”

“準備用佳木斯的炮一師,河南的炮二師,安東的炮八師。”

毛澤東微微頷首說:“戰爭一旦爆發,很難預料發展到什麼程度,什麼規模。要立即調整戰略重心,抽調部隊保衛邊防,準備防止東北邊境出現的危機情況。一個是調兵,一個是選將,你們要好好研究一個方案。”

“這支部隊可以叫東北邊防軍。”周恩來說,“我與朱老總、林總、羅榮桓同志研究,建議任命粟裕為東北邊防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肖勁光為副司令員,肖華為副政治委員,李聚奎為後勤司令。調第十五兵團司令員鄧華任第十三兵團司令員。”

“那好啊!你們還要考慮一下第二線的兵力問題,作好打大仗的準備,作好進行一場空前軍事鬥爭的準備。要有備無患,寧可備而不用,也不能用而無備。”

偉人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能站在時局的高處,走在事件的前端。毛澤東高瞻遠矚,巧奪先機於對方,迅速果斷地組建東北邊防軍並屯兵於鴨綠江畔,為我國後來的出兵援朝爭取了三個多月的時間。

毛岸英:看來,美國佬真要插手朝鮮半島和我國臺灣的問題。

北國剛剛進入綠肥紅瘦、草長鶯飛的時節,湘江之濱的湖南省會長沙已是烈日當頭、一片蔥蘢葳蕤的盛夏景象了。

儘管太陽已經落山,但溽暑炙人的餘威猶在,三湘大地熱氣蒸騰,晚霞的氤氳好像在燃燒。素有“火爐”之稱的古城長沙,整座城市宛似被罩在蒸籠裡。蒼茫的暮色中,汽笛一聲長鳴,一列滿載乘客的特別快車在長沙車站起動了。車過瀏陽河大橋,速度逐漸加快,猶如一條搖頭擺尾的巨龍,喘息著衝出三湘大地,向北方、向江漢平原、向祖國的首都北京疾駛。

軟臥車廂裡,有一位身材頎長、相貌英俊的青年男子憑窗而坐。他望著遠處閃爍跳躍的萬家燈火,望著漸漸遠去的故鄉熱土,依依情思湧上心頭,俊朗的臉上滿是凝重的離愁。這個年輕人就是時任中央社會部部長李克農的秘書兼翻譯——毛岸英。

毛岸英,譜名毛遠仁,曾用名楊永福,為楊開慧所生,是毛澤東的長子,一九二二年十月二十四日生於湖南長沙。毛岸英出生時,正值中共在湖南建黨初期,又因毛家住在小吳門外清水塘岸邊,所以毛澤東給英俊可愛的頭生兒子起了這樣一個響亮好聽而又寓意深刻的名字。

列車駛出市區,窗外明滅閃爍的燈火逐漸隱去。毛岸英的雙眸從車窗移到車內。孤寂漫長的旅行,最容易引發人的繾綣情思,離京一個多月了,毛岸英此時想起了自己新婚不久的妻子,劉思齊端莊文靜的倩影浮現在眼前——

“岸英,這回去南方出差,你可要照顧好自己喲!”這次離京南下前,劉思齊一邊給毛岸英打點行裝,一邊不無遺憾地說,“你見到了外婆,一定要代我向她老人家問好。這次我不能去看望她,請她原諒。要不是還在上學,我和你一塊去拜見老人家該有多好啊!”

毛岸英趕緊勸慰道:“外婆是個通情達理的人,知道你上學走不開,不會怪罪你的。等你完成了學業,咱們再一起去看望她老人家。”

毛岸英這次南下是公私兼顧,他隨蘇聯代表團來到武漢,給李克農當了幾天翻譯後便匆匆趕往長沙探親。在湖南省委招待所住了一夜,這位“少年舍家遊,思鄉晝夜起”的青年遊子吃完早飯便迫不及待地來到學宮街外祖母家。

第一章 火燒鴨綠江(3)

毛岸英的突然出現,使望穿秋水的外祖母悲喜交集,舅父舅母也興奮得涕淚俱下。岸英一把抱住外祖母,孩子似的撒起嬌來,用當地土語喃喃:“外婆,外婆,我好想你啊!”接著又抱住外祖母的胳膊失聲痛哭,“媽媽,媽媽,你好苦哇……”

外祖母從岸英那英俊秀氣的臉上,依稀辨出亡女楊開慧的倩影,不禁一陣感嘆唏噓,她撫摸著岸英的腦袋說:“讓孩子哭幾聲媽媽吧!”

五月二十五日(農曆四月初九),是外祖母向振熙老太太的八十壽辰。這一天,毛岸英遵照父親的囑託,在楊家舉辦了一個小型慶祝會。他首先對各位來賓表達謝意,接著宣讀了毛澤東和江青寫來的賀信:

向老太太尊鑑:

欣逢老太太八十大壽,因令小兒岸英回湘致敬,並奉人參、鹿茸、衣料等微物以表祝賀之忱,尚祈笑納為幸。

敬頌康吉!

毛澤東

江 青

一九五○年四月十三日

向老太太一邊聽著一邊頻頻點頭表示高興,並對岸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