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3 / 4)

小說:崖山之殤 作者:想聊

仇,又為防李知縣欺害,便離家逃入婺州山中,後來於某夜潛入東陽縣衙,將李博古刺死,此後便亡命四境,只得做些無本錢的買賣,卻決不加害無辜百姓,又時常劫富濟貧。

轉眼間,已是景定二年,高潭因通緝在身,心中愁悶,便時時借酒澆愁,一天竟在武義縣一家小酒樓中喝醉,動彈不得,正被東陽縣中一個來此做買賣的鄰人認出,忙告到縣衙,知縣急令捕快擒之,又因其所犯事大,便連夜押解京師,不敢怠慢。

大理寺會審後,論罪當斬,便將高潭押入天牢,準備行刑。高潭半生悽苦,這時淪為罪囚,鐵枷纏身,自知逃之無望,不免萬念俱灰,又想到父母已然雙亡,自己孑然一身,舉目無親,倒也覺得痛快。

其時丁大全已於兩年前因瞞報戰事被中書舍人洪芹狠狠參了一本。一時間,侍御史沈炎、右正言曹永年、監察御史朱貔孫、饒虎臣等紛紛上疏言其奸惡,又揭穿他的老底,終於惹得理宗龍顏大怒,便先將大全貶為以觀文殿大學士知鎮江府,次年又流放南康軍。

景定二年,因監察御史劉應龍再請遠貶丁大全,理宗念其舊惡,從之,便又將他謫貶為貴州四練使,放逐蠻荒不毛之地。大全於是怨憤,竟與州守淤翁明圖謀不軌,欲造反投降蒙古,被告發,一時狼狽入獄。

此時賈師憲已掌握朝政,又知丁大全深恨自己,加上此人本是奸惡無行之輩,向來睚眥必報,留著總為心病,便欲除之後快。

碰巧大理寺有人通報了高潭案情,似道方知其為天下壯士,又與丁大全有深仇大恨,便親自連夜探監,詢問其身世,並好言撫慰。翌日又上奏理宗,揭發當年東陽縣丞高瑋冤案,又言高潭為父報仇,有魏晉俠士之古風,實為大孝之舉,況且是為國剷除奸邪,有功無過。

理宗時下正寵似道,深惡大全,更兼自己精通理學,於孝義頗為看重,便當即下旨為高瑋*,並赦高潭之罪,又賜金銀等物。

高潭出獄後自是感恩莫名,似道便乘機將其收攬於府中,養為死士,又指使太常少卿兼權直告人院劉震孫上疏將大全遠貶海島,同時密令高潭快馬南行,於路圖之。

高潭欣然領命,終在藤州追上丁大全,便將這個一代奸相溺斃於水中,報了那殺父大仇。賈太師在朝中只言大全意外落水而亡,與人無憂,理宗及諸臣亦樂得如此,並無追查。

自此,高潭便效命於賈太師,全為報答當日搭救之恩,然而私下對其誤國殃民、陷害忠良之舉也是大為不滿。

江萬里等三人聽完高潭經歷,各自唏噓,黃鏞道:“大丈夫恩怨分明未錯,卻不可因一己私恩而廢天下公義,高壯士此時不棄暗投明,更待何時。”

離朝(五)

高潭道:“賈太師如今已為滿朝憤恨,天下怨毒,高某豈會不知,只是太師畢竟對在下有大恩,縱然他千錯萬錯,高某決不可做恩公的對頭,還望諸位大人體諒。”

江萬里感慨道:“那賈師憲惡貫滿盈,待人只會以利相誘,從來未有半分摯誠,不想手下卻有你這般義士。”

劉辰翁道:“賈太師對你有恩,你便不肯對付他,這也是人之常情。就只怕那賈師憲見你未達使命,定會再行卑鄙之舉,若有別的死士前來,國老豈不危矣?壯士既有情有義,何不效仿那前唐的聶隱娘,如此既不用與賈太師為敵,卻也可保國老無虞。”

原來前唐裴鉶所著《傳奇》有俠女聶隱娘故事。隱娘乃河北強藩魏博鎮中大將聶鋒之女,自幼隨一老尼學成絕藝,又得師傳寶劍一把。後來,隱娘嫁給一個武藝高強的磨鏡少年,夫妻倆又為魏博鎮帥田季安差遣,去暗殺與之有仇的陳許節度使劉昌裔。昌裔頗能神算,已知隱娘夫婦要來,便派人相迎於城門口,又以禮相待,毫無為難。隱娘夫婦見劉節度既知其來意,尚能如此從容,仁義氣魄非比尋常,當下心悅誠服,不但放棄使命,還殺死田季安後來派出的殺手精精兒,並逼退更為了得的妙手空空兒。

劉辰翁怕高潭不知聶隱孃的典故,正準備詳述之,高潭卻哈哈大笑道:“聶隱娘一介女流,尚能以義為先,若生在今世,高某定會娶了過門,哪輪到那磨鏡子的。”接著又正色道:“諸位放心,某先祖乃開國功臣,高潭再不肖,也絕不致辱沒先世令名,在下雖不會不利於賈太師,卻也決計不讓國老損傷毫髮。”

三人見他哭笑無常,實在有些魏晉遺風,說話雖是粗豪,卻敬奉祖先,明辨是非、慷慨重義,又所知甚豐,顯見讀書不少,不由心中都暗暗讚歎。

黃鏞當下忍不住道:“真壯士也!”江萬里與劉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