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後,也就是杜月笙四歲的時候,父親杜文卿突然染病,當然也因為無法得到及時的治療而亡。此後,杜月笙由繼母張氏撫養。張氏性格堅強,視杜月笙如己出,她起早貪黑為人洗衣服,賺幾分錢,母子兩人勉強度日。不斷,1895年,張氏突然神秘失蹤,再也沒有音訊。杜月笙也從此徹底成了孤兒,流落街頭,整天在茶館賭棚流走,撈到什麼便吃什麼。
現在我們再來看看韋小寶的人生開始篇,韋小寶的母親韋春芳是一揚州妓院麗春院的妓女。韋小寶自小在妓院中長大,日子肯定比少年杜月笙好不到哪裡去?韋小寶身上是所有男人缺點的大集合,但是他也有性格上的閃光點,這個傢伙對於幫助過他的人,是百分之一百的記得恩情,對於朋友也足夠的義氣,這種義氣在文明人士眼裡是江湖義氣,一種凝聚和代表小團體利益的精神。關於江湖義氣的問題,我們放在關於青洪幫的章節上去解釋。在這裡為什麼要提到韋小寶的義氣?因為杜月笙大半生的風光和這義氣有著很大的關聯,而最後他也是毀在義氣二字上,成為了更為狡猾的同門蔣介石利用的物件。
同樣是流氓的杜月笙和韋小寶的性格上為什麼會有普通人都很難有的亮點,在如此殘破的童年中,為什麼他們還儲存著幾分高貴的品質。在這裡,我想想提一提他們的兩位母親,先講一講杜月笙的繼母張氏,在那個連親生骨肉都可以隨便送人,賣走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