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仁橋地區,有的逃人深山,直到幾天後才回到部隊。戰至l1月2日凌晨,雲山地區的美軍第8騎兵團級戰鬥隊主力連同南朝鮮第15團、第12團1個營大部被殲。只有駐守“駱駝鼻子”的美軍第3營的命運還是一個未知數。
美軍主力在西迂洞路口受阻並遭受重刨的訊息傳到第3營後,營長奧蒙德少校急忙命令佔領諾仁橋旁高地的K連和L連撤回營地,同時命令全營所有車輛在橋邊空地集結,成行軍縱隊排列,準備以坦克開路,在第5團級戰鬥隊的接應下,突破志願軍的阻截,前往龍山洞。
這時,時間約為l1月2日凌晨兩時。諸仁橋頭月光狡潔,雖人聲鼎沸,卻無槍炮之擾,是雲山地區唯一一塊安靜的地方。在部隊集結的過程中,一些美軍士兵忙裡偷閒,進入了夢鄉。就在這時,在明堂洞通往諸仁橋的山路上,出現了一支隊伍,他們揹著槍,一聲不吭,向橋頭急速走來。美軍哨兵攔路發問,來者用朝語回答了數句,並沒有停止腳步。哨兵聽不懂朝語,以為來者是被打散的南朝鮮部隊,遂放鬆警惕,讓其透過了諸仁橋。
隊伍過橋後,一直向美軍營地中央走去。當行進到美軍第3營營部附近時,隊伍中突然響起了幾聲短促的小喇叭聲,全體人員隨著喇叭聲在瞬間展開,向美軍的帳篷和車隊撲去。睡夢中的美軍士兵稀裡糊塗地做了刀下鬼,公路上的車輛也在連續的爆炸聲中起火燃燒。美軍營長奧蒙德聽到槍聲,走出帳篷,剛要開口發問,就被迎面掃來的子彈打倒在地。副營長莫里亞蒂好容易集中起20多人,突出火網,自己逃命去了。美軍第3營指揮所頃刻間被消滅。剩下的美軍失去指揮,一片混亂,只得各自為戰。
進攻諸仁橋的部隊,是志願軍第l15師第345團。那支勇闖諸仁橋的分隊,是第115師警衛連。這是吳信泉設下的一支奇兵,負責截斷雲山之敵的退路。他們的進攻既不能過早,讓敵人發現志願軍的意圖,也不能太晚,讓敵人跑掉,必須準確把握進攻時機,而且要出手即勝。
團長要清川接受任務後,與部屬反覆研究了作戰計劃,最後確定了奇襲加強攻的方案,以師警衛連化裝成南朝鮮散兵,混過諸仁橋,先打掉美軍指揮所,然後再發起全面進攻。師警衛連奇襲得手,第345團全線出擊,裡應外合,與美軍展開了近戰。頓時,諸仁橋頭火光四起,槍聲大作,殺聲一片。從高地下撤的美軍兩個連還沒到達橋頭即被志願軍基本殲滅。美國陸軍戰史描述當時的情景時說:“第3營陷入了一場‘西部牛仔與印第安人式的戰鬥’。”
戰至天明,剩餘的美軍被壓縮在諸仁橋畔的一塊稻田地中。美機此時趕來助戰,在諸仁橋四周狂轟濫炸。被圍美軍在飛機的掩護下,以坦克為核心,構成了一個方圓180來米的環形陣地,固守待援。志願軍見美軍已集中,且火力猛烈,遂暫停進攻。
槍炮聲逐漸沉寂,被圍美軍開始清點人數,除第3營人員之外,還有陸續逃來的其它營散兵,共740多人,其中半數以上是傷員。一架在頭上盤旋的飛機給他們投下了師長蓋伊的手令:“堅持下去,接應你們的部隊已經上路。”
蓋伊所說的接應部隊,就是在“龜頭鼻子”受阻的第5團級戰鬥隊。得知第3營被圍的訊息,團長約翰遜心急如焚,因為他原是第3營營長,一個月前才晉升第5團團長。
從“龜頭鼻子”到“駱駝鼻子”,直線距離只有3千米左右,地面距離也不過9千米。約翰遜不相信憑藉飛機、大炮和坦克的優勢火力,竟無法衝破志願軍的防線。蓋伊也是孤注一擲,給約翰遜又調來兩個營和幾個坦克排、炮兵連,要求他在天黑前務必接出第3營。
2日上午,美軍的飛機、大炮和坦克對志願軍陣地實施密集轟擊,並投擲了凝固汽油彈。守衛陣地的志願軍第343團第l營只構築了野戰工事,且缺乏對付凝固汽油彈的經驗,傷亡增大。飛濺的汽油到處肆虐,越撲打火越旺,加上陣地上林木、雜草叢生,陣地上烈焰熊熊,難以容身,志願軍暫時撤離陣地。
美軍佔領了志願軍的第一道陣地,非常得意。約翰遜馬上下令向志願軍第二道陣地進攻,並調集兩個步兵連和四個坦克排組成特遣隊,準備一旦進攻得手,就快速衝向“駱駝鼻子”。戰鬥進入了最關鍵的時刻,美第l軍軍長米爾本和蓋伊也親自到前沿觀察所督戰。
但是,儘管有飛機、大炮和坦克開路,美軍的進攻卻再也沒能有任何進展。從下午兩時到黃昏時分,美軍對志願軍陣地連番攻擊,兵力由一個連增至兩個連,最後增至兩個營、甚至三個營一起進攻,但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