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知秋並沒有認真考證過現在所處的朝代,不過據她觀察,社會制度和人文背景跟她所知道的唐宋有六分相似,另外四分差別,出在地域分佈和某些風俗上。
至於文明程度,應是介於兩者之間的。沒有唐朝那般開放,也不像宋朝那樣保守。如果非要用一個詞來形容,只能是“中庸”了。
那四分差別之中最顯著的一點,就是飲食習慣。無論烹飪方法還是儲存食物的方法,都趨於樸素與單一。比如坊市裡多的是乾貨漬品,卻看不見臘味。
她問過婁掌櫃,不止清陽府沒有臘味,華楚國的許多地方都沒有。灌腸倒是有的,餡料多是麵粉、豆渣之類的調和物、或者動物血液。
是以聞蘇木有此一問,她並不感覺意外。把做法跟他大略說了,又笑道:“這響皮和臘腸都是用野豬的皮肉做的,味道跟家養的豬有些差別,也難怪你嘗不出來了。”
“原來如此。”聞蘇木了悟之餘,神色間也有些赧然,“醫食相通,作為一名醫者,我居然連野豬皮肉都分辨不出,實在慚愧!”
“你只是第一次吃,覺得新奇而已。再吃一次,肯定就能嚐出來了。”葉知秋寬慰了他兩句,因他提及醫者,想起另外一件事來,“聞公子,你在清陽府行醫,應該聽說過‘小醫公’吧?”
她曾經去清陽府打聽過這個人,同行之中十個有九個說他是害人的庸醫,剩下那一個不耐煩提,比如那位總是義正辭嚴的盧大夫。
從普通老百姓嘴裡說出來的要麼是“不清楚”,要麼是謠傳,不知道被多少人的口耳加工過了。
她也拜託婁掌櫃幫忙打聽過,得來的訊息稱,他花錢收買了一些人來試驗新藥,治好了幾個人的眼睛不假。可也治死了一個人。因死的是個無依無靠的乞丐,官府並沒有追究。
大概是因為到目前為止,他是成老爹復明的唯一希望,所以她不太願意相信他是個庸醫。事關成老爹的性命。她不敢貿然求訪,只能有機會就打聽一下,希望遇上知道內情的人。
這位聞公子待人謙和,應該不會刻意貶低或者拿了傳言說事。
聽她冷不丁問及自己的名號,聞蘇木一時摸不準她是隨口閒話還是存心試探,心下有些驚訝,也有些忐忑,下意識地避重就輕,“葉姑娘為何問起小醫公?”
每次打聽小醫公的時候,別人的表情都或多或少有些異樣。因此捕捉到他眼中一閃而過的警惕。葉知秋也沒往深處去想,照實說道:“我聽說他在眼科方面很有造詣,想請他給我爺爺看看眼睛。可外面對他的傳聞不太好,我不知道是真是假。聞公子,你瞭解這個人嗎?”
隨著她這短短的一段話。聞蘇木的心情起伏了數次,先是激動,而後惴然,再是躊躇。沉吟了半晌,終究覺得隱瞞不是君子所為,於是深吸了一口氣,“葉姑娘。諸位,蘇木不才,仰仗家中祖父功德得了些虛名,人送外號正是‘小醫公’。”
短暫的寂靜之後,其餘幾人先後反應過來,神色有了不同程度的變化。
“你就是小醫公?!”葉知秋有些失態地驚呼了一聲。
她一直以為那位敢用毒蛇給人治病的小醫公。定是性情跳脫、不理世俗、桀驁不羈的,沒想到竟然這樣一個春風化雨、剔透如玉的人。雖說現實總是出人意表的,可這落差也太大了吧?
也許正是因為她先入為主地給人畫了像,所以在知道他會醫術又姓聞的時候,居然絲毫沒有把他跟小醫公聯絡起來。
最令她驚訝的。還是這接二連三的巧合。誰能想到,大半年前遇到的人,會因為受傷被抬到她的地盤上來,又在謝恩的時候搖身一變,成了她多方探聽的小醫公呢?
那感覺就好比瞌睡的時候從天上掉下來一個枕頭,因為太過驚喜,睡意便消了大半。
“枕頭”唯恐自己的名聲不好,給她留下壞印象,神情也不似之前那般優雅閒適,“蘇木應當早些表明身份,驚嚇到各位,實在抱歉。”
元媽和龔陽都不是多話的人,各自斂了訝色,默然不語。成老爹心情有些複雜,一邊恐慌,一邊隱隱期待。睜大了一雙空洞的眼睛,“望”著聞蘇木,似乎能看出什麼一樣。
葉知秋從“驚喜”中回了神,也顧不上考慮他的心情,“聞公子,我知道這麼問不太禮貌,可我真的很想治好爺爺的眼睛。你能告訴我,毒蛇咬死大家小姐是怎麼回事嗎?”
若是別人來問,聞蘇木是不會浪費口舌去解釋的。一來覺得過去的事情提了沒什麼意思,二來覺得那兩件事自己也有過失,解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