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實體如何帶動全中國、全亞洲甚至全世界的經濟復甦,都成為了每天新聞報道的熱門話題。
但是,除了經濟、科技、製造各方面的卓越表現之外,中國要想從一個大國成為一個真正的強國,就要在文化方面與世界接軌並有所貢獻。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有不同的常識,如何將各自的常識變為共識,這就是有效溝通的意義所在。因為很多人與人之間、公司與公司之間,甚至是國與國之間的誤會就是因為缺乏文化的認同而造成的。中國如何從一個大國成為一個強國,不但需要儀文禮節,不但需要尊重諒解,更需要對於文化的差異與背景有深入的瞭解,這樣才能進一步達成有效溝通、彼此雙贏的局面。國家如此,個人更是如此。對於個人來說,我們還需要有豐富的內涵,有溝通的能力,有同步的理念,有全球的視野,有文化的體現。
這就是我所推薦的《佩蓉談商務禮儀》這本書的特點所在。與同類書相比,這本書不但教導我們國際化禮儀的做法與實踐,讓讀者知所為,還讓大家知所以為。如此,才能有發自內心的尊重、體貼和誠懇,才是建立長期關係的關鍵。本書更進一步地闡述文化後面所代表的價值與心態。一個悠久文化的族群裡面,一定有他的價值觀與生活觀。因為一個人、一個族群,甚至一個國家都有從發展背景、歷史沿革而產生的思想、信仰與價值觀。這些思想、信仰與價值觀往往就成為外部語言和行動的推動力。所以,如何從禮儀的背後明白文化,進一步從文化的背後明白思想與信仰,這都是我們可以從本書裡面學習的地方。
中國是禮儀之邦。在邁進21世紀的時候,如何能“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是我們能夠在世界的舞臺上茁壯立足的先決條件。我們不能只是被動地去要求別人適應我們的背景文化,也不能只是為了取得談判成功而妥協於別人的想法。我們應該進一步融入各種不同的思想、信仰和文化。孔子說過“禮失,求諸野”,我們從外來的思想、信仰與文化裡面,可以發現在我們國家的歷史長河中,可能已經有同樣的思想、信仰與文化了。我衷心地盼望中國在21世紀裡面不單單是製造、服務、金融、經濟的強國,而且有領先的文化、和睦的社會、愛心的群體,在每個人的生活裡面有信心,有盼望,有仁愛。
(本文作者為興昂國際控股副董事長,前任摩托羅拉中國區總裁)
電子書 分享網站
前言
今天早上,我在聽中國國際廣播電臺的節目時,碰巧聽到了下面的一件事:一位應屆大學畢業生向兩位具有豐富招聘經驗的銀行經理請教:在如今全球性經濟衰退、就業機會大幅降低的背景下,個人如何找到工作。這兩位經理的回答讓我差點從椅子上跳起來,是的,他們的想法和我在這本禮儀書中的觀點不謀而合。他們告訴那位大學生,與以往不同,在目前經濟陷入困境的大環境下,高學歷和高智商已不是一個人找到好工作的關鍵,提高軟技巧才是當務之急。接下來,兩位經理開列了如何提高軟技巧的清單,這些軟技巧包括:個人的自我認知度、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度、溝通能力、團隊工作能力、創新能力、領導力以及堅忍不拔的毅力等。我們看到,在這份清單中,個人的自我認知度當仁不讓,居於首位。對此他們的解釋是:準確的自我認知度是所有軟技巧能充分發揮作用的基礎和關鍵,能在關鍵時刻予人方向感和自信心,從而在競爭者中脫穎而出。尤其在這樣一個不確定性的時代和經濟迷局中,對自己的確定認知更是個人成功的關鍵。
個人如此,企業更是這樣,艱難時世,什麼樣的人才是企業最需要的人?答案非常明確:首先,他要了解自己,懂得自己的真正所需,確定自己的理性選擇;其次,他要保持心平氣和,充滿自信地等待經濟轉危為安、柳暗花明的到來;最後,他要以自己的氣定神閒來影響周圍的同胞,並幫助他們安然渡過危機。
坦率地說,早上的這段傾聽讓我非常###,且更加自信,我的這本商務禮儀書就是透過我個人的經歷告訴大家一個世界性的禮儀原則,進一步激勵你開始發現自己、認識自己和自己的力量的探索之路,一旦上路,你就有信心渡過危機,追求長期的卓越。
奧運的成功,讓中國與西方的交流達到了一個新高潮。聽慣了中國傳統禮儀古訓的人們猛然發現:在國際化的舞臺上,中國人在禮儀方面要做的其實還有很多,簡言之,即是我們該如何在禮儀上覓得中外的合璧與東西的平衡。中國與世界的溝通日新月異,類似中西禮儀比較的圖書亦不算少,相比之下,這本書有什麼不同呢?請允許我介紹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