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成本。不過遺憾的是,這種技術突破遲遲沒能到來。像太陽能電池一樣,現有的技術水平除了發電效率稍高外,與五十多年前沒有本質的區別。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過去幾十年裡石油價格歷經數次暴漲,可再生能源的開發總是雷聲大,雨點小;總是處在形式大於內容的尷尬境況之本因。
難怪不明就裡的人會疑問:為什麼人類歷經數十年開發而可再生能源仍不具備大規模競爭力?為什麼新能源在能源消費中仍只佔很小的比例?為什麼替代能源總是在油價暴漲的初期喧鬧上一陣,而後期仍擺脫不了被邊緣化的尷尬處境?這一連串問題的答案有著同一指向性,那就是,這場替代石油的征程從一開始出發就在崎嶇的山路,而不是在塑膠跑道上,不平坦是註定了的。
石油定價的多極博弈
目前為止,歷史上還沒有哪一種產品其價格形成過程像石油這麼波詭雲譎、複雜多變。解讀石油的定價過程既需洞幽察微,更要面面俱到。
首先,石油的自然屬性是一種碳氫化合物,由其派生出第一自然屬性為燃料的能源產品,第二自然屬性為化工原料的石化產品。
作為一種能源與化工屬性兼具的商品,石油的價格自然符合價值規律的要求,其價格顯然由供求關係決定。石油供不應求,則價格上漲;供過於求,則價格下跌,石油價格的波動受市場之手調節。從市場因素的角度解讀石油價格的波動,這看起來簡單而有效,但有時卻會存在問題。因為其無法解釋為什麼有時石油產量一直大於需求的情況下,油價仍不斷上漲,反之亦然。油價為什麼會長期與價值規律的指向相背離?退一步講,即使油價與價值規律的指向一致了,問題也依然存在。因為仍無法解釋為什麼短期內石油價格會產生巨大的波幅。比如,每桶石油的價格從幾十美元到上百美元,再回到幾十美元,這一趟跌宕起伏的過山車之旅極其短暫,竟然可以在一年多的時間裡完成。與其驚歎其中的玄妙與詭異,倒不如感慨價值規律的缺憾與無能。就數字而言,2008年6月份全球石油日均供應量為8650萬桶,相比5月份增加35萬桶。後面的幾個月國際石油市場供求基本上保持平衡,但是國際油價卻不理會,照樣從100美元飆升到最高147美元。這些事實說明國際間石油供需關係與油價的關聯度已經不高,市場不需要額外的石油來穩定價格。明眼人都能看出這種波動的背後有“黑手”在揮舞。可見,撥動油價之弦,聒噪整個世界的並非僅僅是市場這一隻手。
第四章 能源替代之路(5)
其次,石油的社會屬性賦予了其天然的金融特質,石油期貨市場的建立使得石油成為了一種金融產品。紐約商品期貨交易所和倫敦國際石油交易所就是當今全球金融資本上演石油博弈的兩大主戰場,日均數百億美元的交易額使得金融市場對石油價格有充分的話語權。油價暴漲暴跌的幕後推手自然缺不了高盛、花旗、摩根等不少國際金融巨頭的席位,當然也不少了各類對沖基金及大大小小的套利資本的身影。藉助石油供求多少、美元匯率升降、地緣政治鬆緊等等一籮筐或明或暗、亦真亦幻的訊息、題材和噱頭,金融市場連軸轉地上演著一出出刀光劍影的博弈大戲。國際油價時不時就被金融資本所綁架,成為它們手中的提線木偶,人為地把玩和操縱。從這個角度說,金融資本就是撥動油價之弦的另一隻手。
把石油作為一種能源、石化和金融產品,從經濟因素的角度來解讀石油價格的波動,似乎很有說服力了。但這仍只停留在問題的表面,因為它無法解釋有關石油的許多有悖於經濟學常理的詭異現象。比如,在低油價的時候,一些石油產業巨頭不停地增加石油產量、提高煉油能力;而在高油價的時候,他們卻對開發新油田、提升煉油能力等賺錢買賣提不起興趣。儘管從經濟效益上講不通,但這種情況卻時常發生。再比如一些國家放棄本國油田不予開採,而寧願捨近求遠、花費巨資從別國進口高價石油,箇中緣由也絕非經濟因素所能考量。由此說明,還有第三隻手在超脫經濟的更高層面上撥動著油價之弦。
最後,石油的社會屬性還賦予了其獨有的戰略地位,這使得石油更成為了一種政治產品。1973年由中東國家主導的“第一次石油危機”使石油價格在一年間從3美元/每桶暴漲至13美元/每桶,造成了全球的能源恐慌以及歐美經濟的嚴重衰退。全球社會第一次領略到了石油作為政治產品的巨大殺傷力。而後,美國在深刻領悟石油政治之精髓的基礎上,利用其在全球的優勢地位,坐莊主導了石油政治的大牌局。從石油戰略物資的儲備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