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2 / 4)

小說:張三丰傳 作者:巴喬的中場

碧雲等,張守清也得與三豐相交,結為道友。

洪武十七年至十八年間,朱元璋兩度詔請三豐入京,皆避而不見。洪武二十三年,張三丰離開武當復作雲遊。

洪武二十五年,張三丰遁入雲南。這時,沈萬三因得罪朱元璋,遂被治罪全家發配雲南。在雲南恰遇張三丰,正應“日後當於西南會面”之說。張三丰遂沈萬三天元服食丹藥,夫妻得服遂白日飛昇。

永樂初,朱棣又命侍讀學士胡廣詔訪三豐,豈料胡廣在武當與三豐遇而不識。永樂十年,成祖朱棣調集軍民工匠三十餘萬眾,經十年,建成八宮、二觀、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巖廟等龐大工程建築。其時三豐混跡於民眾之中,朱棣派人屢訪不遇。據《張三丰外傳》的記載,說在1418年春,永樂帝特意驅車去拜望張三丰,三豐不在,有興而來,掃興而歸。永樂帝勃然大怒,於是命令一個叫胡廣的人去招尋張三丰,如招尋不到,則要處死胡廣。

永樂十四年,朱棣怒斥胡廣尋三豐不力,胡廣再訪武當,於武當祈禱,望三豐先生能念其誠苦應詔回京,終見三豐。傳說張三丰當時應太上老君邀請參加群仙會,正駕雲頭前往,過武當遂感胡廣之祈禱,於是按落雲頭,降於胡廣面前,對其言:“你且回京見駕,言我即去便是,不必多慮。”胡廣便策馬回京。跨年還得京師,乃知三豐先生早於前在金殿與永樂會得一面。此即為“金殿飛昇”之說當時還有一種傳說,說張三丰能飛身入宮、遁身而歸,這些都不足為信。但有一點還是真實的,張三丰曾書字一函,令弟子孫碧雲向永樂帝稟告,告之以具體的長生之道。因為皇帝都非常希望長壽,這也近乎常理。

清雍正初年(1723年),有汪夢九先生曾遇三豐真人多示其教。此時三豐應有四百餘歲。由於張三丰的神名噪起,明朝皇帝又給他三個賜號。即明英宗賜他為“通微顯化真人”;明憲宗特封為“韜光尚志真仙”;明世宗贈封他為“清虛元妙真君”。史書記載張三丰龜形鶴背,大耳圓目,鬚髯如戟,寒來暑往僅一納衣,雨雪天氣蓑衣著身。1258年,宗教界爆發了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佛道大辯論。蒙古大汗蒙哥親臨主持,嵩山少林寺長老福裕和全真教高道張志敬分別率隊參加舌戰,結果道教遭到慘敗。從此,道教日漸衰沉。但一個世紀後,張三丰在武當山創立一個新的道派——三豐派,掀起了中國道教發展史上的最後一波,併成為武當武功的創立者。

張三丰論玄談道、使他毅然出家的是丘真人。老年時在終南山傳播秘訣,使他得道的是火龍真人,而後張三丰又師承華山睡仙陳摶老祖。他在《蟄龍吟》最後幾句道:“天將睡法傳圖南,圖南一派儔能繼,邋遢道人張半仙。”他又在《太極煉丹秘訣》中稱陳摶為“希夷老祖”,稱火龍先生為“吾師”,並宣稱,火龍之所以沒有名氣,是因為他輕視浮名,所以連姓名都沒有留下,僅僅給後人遺留一首絕句便離開了人間。其絕句雲:“道號偶同鄭火龍,姓名隱在太虛中。自從度得三豐後,歸到蓬萊弱水東。”後來,崇奉張三丰的清代道士李西月因此而將三豐派歸為以陳摶為代表的隱仙派,並排列其師承統序為:“麻衣傳希夷,希夷傳火龍,火龍傳三豐。”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張三丰確實繼承了陳摶以來道教宗師的三教同一學說和內丹煉養思想。

 。。。  

個人成就

著述

張三丰著述豐富,諸如《大道論》、《玄機直講》、《玄要篇》,被後代收積成集,這就是流傳至今的《張三丰先生全集》。其中不少篇章為後代奉道者所推崇,稱他的《大道論》窮盡性命歸真之道,發微聖賢仙佛之理。不過,張三丰的傑作當稱《無根樹》丹詞。千百年來道家理論玄奧,文字晦澀,不能為社會所廣泛接受,從而阻礙了道教的深入傳播。張三丰採用歌詞的體裁、通俗的文字把玄奧的修真理論化為膾炙人口的曲詞《無根樹》。

這篇無根樹共24首,包含了張三丰的全部修真理論和方法。只要細細領悟他的《無根樹》,就會開啟通玄路步入仙道門,正如他在《自題無根樹詞》中所說的那樣“要知端的通玄路,細玩無根樹下花”。

創內家拳

張三丰是道家哲學在養生之道和技擊之法方面的一種實踐體現。有人還具體地指出,內家拳的“十段錦”是張三丰加工改造宋元道士的修煉方法“八段錦”而來的。由於內家拳在明代採取身教口授,我們已無法確知張三丰所創拳法究竟是什麼樣兒了,也就只好根據清代以來的著作去了解它的基本練法和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