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部分(3 / 4)

小說:夢醒修真錄 作者:北方刷刷

好老師,在明師的指導下進行,一方面能遇境解惑,另一方面也能在生孩子的時候得到助力。修行事,關乎生死輪迴,信、解、行樣樣都重要,找對法門和找對師父更為重要,切記不要當作吃饅頭、打麻將那般隨意啊。

劉迦無師,難以自肯,用心濫境,必有此禍。

他開始於定中,尚無心貪戀,也無所住留,後來漸漸沉浸,心識也跟著染著在那境界上,這便是“取相入定”,也稱為死定!

倘若他剛才只是用心去觀照,直如踏雪無痕,過了也就過了,啥事沒有。但他一時急切,起了機智妄心,而非智慧覺見,被“世智機巧”的障礙所惑,那心立刻失去本該有的“活活潑潑,朗朗如洗”,外境內念一拍即合,糾纏鎖定。

那真人用心處,非刻意,也非死寂。不落空、也不住有,心如流水,於萬境間出入自由,正如牛頭懶融禪師的那句話:“恰恰用心時,恰恰無心用,無心恰恰用,常用恰恰無。”其實真心難描難述。所謂真,是相對於妄;所謂靜,是相對於亂;所謂無,是相對於執。離開相對,真妄一體,無假無真,無靜無亂,無醒無迷,直是渾然一體,妙不可言。

劉迦對心識的認知,剛剛起步,稚嫩如嬰。那徹底見性之人,尚需幾年甚至更長的保任功夫,漸漸清除積習,方能站穩腳跟。何況劉迦此時剛剛在窗戶紙上捅開一個小洞,尚未撕開整個窗柃,只能算作“窺性”呢?

明代憨山大師初見性時,曾有人請他作詩,他被人盛情相邀,本不善長此道,也只好現學現練,找了一堆書來看。誰知道開悟之人,甚是難測,機用互立,常常於不經意間觸開種種方便智慧。許多書他從未看過,此時一見即懂、一讀不忘,不到一個時辰,不僅讀完了所有能找到的書,且胸中莫名詩意狂潮、萬壑竟發,當即揮毫,不假思索,下筆成章,只覺得洋洋散散,有說不完的話,一夜竟寫下上千詩句。

但憨山大師畢竟是高人,與眾不同,且平時與高人相互交流的機會不少,於興奮難禁處,立刻意識到:“哎呀,這是文字習氣魔!”他念起即止,當下罷筆,心魔即退,不再執著在此處。倘若當時他意識不到這一點,新一代的文藝狂人倒是產生了,可個人的輪迴之路也順便鋪好了。

劉迦缺乏經驗,急切而不得出,那本由心識聚出的假形,瞬間即被惡火毀去,緊跟著惡火攻心,靈體震盪,積習中的種種受想行識感應立現,轉眼變化出一個接一個的境界,眼中畫面紛亂、耳中聲音嘈雜,隨著他越來越煩惱的心情,渾然亂作一處。他此時心亂,比前時險些踏入偏空之境,更為嚴重,更感痛苦。似乎冥界之門已然大開,層層業力輪轉報應之地就在眼前。

那小云見他神識扭曲,大吃一驚,急叫道:“破禪鋒那混蛋到哪兒去了?!為什麼總是在需要找人的時候沒人啊??”忽然想起,現在是找破禪鋒的時候嗎?那遠水能救近火嗎?趕緊以宇宙大力急震劉迦神識!

現在的劉迦與前時大不相同,如若劉迦清醒的時候,小云這招沒用,力道再強上十倍,也只落個空空如也。可劉迦此時作繭自縛、畫地為牢,正困於其中,小云一即擊中。

劉迦被其大力震盪,那偏執於混亂而無法解脫的心境,立被打醒,他驚道:“好險,亂用心處,下地獄之快,如離弦之箭!”他趕緊用地藏心法將自己穩定下來,任那境來境去,只是不管。

他自從前時轉心換境之後,用心之能已比從前高出太多。雖說亂起來,萬境皆現;可靜下來,也就萬境成空。他以地藏心法定心不到片刻,一切畫面聲音悄然而逝,又復前時的安寧。

劉迦呆得片刻,暗道:“我還是先研究一下《楞伽經》,跨過這半上半下的中間境界再說吧,其他的事就算要急,也是急不來的。”念及此,他攸然出定,閃念間重聚身形。

他坐在原處,想起剛才的經歷,暗覺僥倖,搖頭道:“我對諸多佛義理解有誤,特別是唯識這一塊內容,太機械化了,因此容易在實踐中犯錯。而且無師自通這種事,對於想成佛的修行者而言,幾乎是不可能的。我在經書上看到過,威音王成就以前,無師自通這種事還存在;威音王成就以後,無師自通的人,只能叫做天然外道了。”所謂“天然外道”,即是指沉迷於假境中,而誤以為自己成佛了。

想到這裡,他沉吟道:“聽說文殊菩薩是七佛之師,可我如何去找他老人家?我得想法子找個老師什麼的,這樣才能看出我的毛病,否則我一旦走錯路,自個兒不知道,又沒人提醒,這簡直便是自掘墳墓了。”

小白臉劉迦最大的特點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