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不知道,自己因為急著進宮去給張居正報信而忽略了一件極其關鍵的事情。
天才擦黑,譚綸和這份緊急軍報就已來到了張居正的手裡。在看過之後,張居正的眉頭也深深地鎖了起來:“怎會這樣?先是雲川衛突然兵變,隨後又是高山、鎮虜等幾處衛所也發生了兵變響應之事,這大同豈不是全亂套了嗎?”
“是啊……大同乃我大明邊關要地,一旦真個出了大亂子,又叫蒙古韃子得知的話,只怕……”譚綸也很是不安地附和了一聲,此刻他也是心亂如麻,都沒能想出個妥善的應對之策來。
“這到底是為什麼?”張居正所看重的還是原因。在這份緊急奏報中,只提到了兵變的過程和影響,卻隻字未提原因,這才是張居正最關注的。
“怕是軍中弊病叢生的緣故吧。”作為曾經帶過兵的文官,譚綸對此倒是有一定發言權的。想當年,倭寇在東南為禍時,他也是胡宗憲手底下的強將,所立功勞也是不小,幾與戚繼光、俞大猷等相當。
見張居正沉默不語,他就繼續道:“當時的浙江福建等地所以被倭寇席捲,就是因為衛所兵制出了茬子,兵士的條件極差,多有吃空餉喝兵血的事情發生。下官那時還曾向朝廷上過幾次書呢。之後因為朝廷重視,事情才稍稍好轉。而現在,恐怕這種弊端已蔓延到西北各地了吧?”這是他憑著經驗所提出的猜測,雖然未必完全正確,卻也離真相不遠了。
張居正雖然沒有帶過兵,卻也早對大明軍中的種種弊端有所耳聞。只因為這些年來他需要做的事情實在太多,無論是一條鞭法還是考成法都需要全力施為,所以才暫時無暇顧及軍隊的整治工作。現在看來,這個一直被自己所忽略的地方問題也已積壓到極其嚴重的地步了。
“子理,你是個知兵的,又身為兵部尚書,你說此事朝廷該當如何應對?”沉默了好一陣後,張居正才緩聲問道。子理,是譚綸的字。
譚綸一怔,但很快就在腦子裡作出了一番計較,說道:“當務之急,乃是先安人心,再查此次兵變的根源所在。而這一切,都有賴朝廷迅速派出欽差幹員前往山西……”
“唔……不錯。如今山西那些官員很明顯已不能用了,誰也不知道他們在此事上涉足多深,又是個什麼態度。必須派與那邊全無干系之人前去調查安撫才是正辦!子理此言確實是老成某國哪!”張居正欣賞地一點頭。
譚綸卻不敢居功,只是笑了一下:“這不過是紙上談兵而已,真正的人選問題,卻不是譚綸能隨意指派的。”
張居正不接他這話茬兒,而是在又掃了幾眼手中軍報後道:“不過我以為現在最重要的事情,卻還是封鎖訊息,不讓山西兵變一事鬧得人心惶惶!”無論是幾百年前還是幾百年後,當出了大事時,官府第一想到的永遠都是封鎖訊息,穩定民心。
而在聽到他這一句後,譚綸的臉色陡然一變,忍不住哎呀一聲:“不好,我忘了叮囑下面的人了。而現在……”說著他看了一眼外面的天色:“衙門裡不少人已回了家,這個訊息怕是徹底瞞不住了!”
第二更。。。。。
本來寫完打算小睡下再檢查了發的,沒想到一下睡到6點多。。。。。晚上爭取早點上第三更。。。。。
第三百零一章 人心惶惶(下)
當張居正想到要封鎖這個驚人的訊息時,一切都已太晚了些。
之前那名傳信兵進兵部衙門時鬧出如此大動靜,不單是衙門裡的人,就是外面路過的百姓,也已隱隱猜到是哪裡遇到了緊急軍情。而當大同兵變的訊息在兵部衙門裡傳開後,更是惹得諸多官吏都忐忑不安起來。
隨後,他們眼見散衙的時辰已到, 便又各自回了家去。見了自己的親信,家人,自然難免把自己的擔心說出來,從而讓更多的人知道大同發生了極其嚴重的兵變。
於是,在這個尋常百姓都不得隨意外出的北京城的夜晚,大同兵變的訊息卻已不脛而走,傳得滿城皆知,更在傳遞的過程中不斷髮生著變化,由大同一地,擴散成為山西兵變,事態也隨著這麼一改而變得嚴重了數倍,更讓百姓心生不安。
山西是什麼地方?那可是大明的邊塞要地,直面蒙古韃子的軍事重鎮。四大重鎮裡,大同和宣府都在其中,那兒所駐守的軍隊,可是整個大明得以安定的保障所在。只要是略知天下大勢之人,便會知道山西兵變對大明朝廷意味著什麼,而北京城裡的百姓,幾乎有一半以上的人都對此有些瞭解。
要知道,只要過了山西,中原大地就再沒有能阻攔蒙古鐵蹄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