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奪海權與殖民地中去,只怕就沒荷蘭、西班牙、葡萄牙或是英國之流什麼事了。
不過想要達到這一地步,大明朝廷還是要跨過一座高山的,那就是祖宗所定下的禁海的規矩!
太祖時就曾下嚴令禁海,那時連出海捕魚都是大罪。之後成祖皇帝后,海禁算是稍微開了個口子,但在土木堡後,朝廷的自閉傾向就變得格外嚴重起來,尤其是出現了倭寇不斷襲擾沿海諸省事情後,大明的禁海決心就變得很堅定了。
哪怕到了如今的萬曆年間,許多前人的規矩都已被破壞殆盡,也有不少東南沿海的家族勢力偷偷地把出海貿易當作賺錢的好路數,可這依然是一條無法觸碰的高壓線。
對此,別說是楊震了,就是天子萬曆,也是不敢隨便開這個口子的。所以雖然楊震有這個想法,卻從未跟萬曆提過此事。
但他相信,隨著商業的興盛,隨著商人地位的提高,很快地,頭腦靈活的他們會把主意打到海禁頭上去。等到那時候,掌握了一定話語權,甚至在朝廷裡都有代言人的商人們,一定會把那些老朽陳腐的觀念給滌盪乾淨的!
只是就是楊震這個對此很有信心的傢伙,也不敢保證自己能看到這一天的到來,這已經完全衝破了歷史的桎梏。
楊震的這一判斷還是正確的,就在幾十年後,禁錮大明兩百多年的海禁終於被廢弛,一時間千帆入海,無數商人投身到完全陌生的航海大業之中,並因此和諸多跑來東亞一帶發財的歐洲船隊發生了一場接著一場的海戰。
而結果,自然不必說了。那時的大明早已改良了火槍火炮等武器,再加上重新把曾經鄭和用之馳騁海上的福船給打造了出來,那些連尋常海盜都可能對付不了的外國海船如何能是大明船隊在佔盡天時地利人和之下的對手呢?
幾場戰鬥下來,徹底奠定了大明在亞洲海域之內的霸主地位,並在之後將船隊開進了更遠的地方,也開始了與那些國家之間的殖民爭霸。
殖民地的開拓,讓大明的國庫和民間資本進一步的增長,然後又吸引了更多人投身到這一本萬利的航海事業之中。甚至有一度,考科舉的人還不如報名去海上冒險的人要多呢。
對於這樣的結果,民間的不少讀書人自然是大發牢騷和不滿,視作這是蠱惑人心,背離天道的邪惡之行,一時間非議反對之聲四起。
但到了那時,一切都已成了定局。歷史的潮流浩浩湯湯,豈是幾個腐儒書生的一番言論就能改變的?大明在隨後徹底成為世界上佔領殖民地最多的一個大帝國,時人稱之為日不落!
而在此期間,還因為大明的突然轉變而改變了一個國家,那便是一旁的島國倭國。
本來已漸漸控制了國中大小勢力,野心越來越大的豐臣秀吉已開始把目光對準了身旁龐大的大明和它的藩屬國高麗,正籌劃著怎麼發動一場戰爭呢。
這時,明國的大型船隊卻突然出現在了他們的港口附近,並用船上所裝載的強力火炮對倭國沿海進行了一輪轟炸,隨即便將這個一直與大明關係複雜的國家給徹底佔領成了殖民地。
當踏上倭國土地,看著那些匍匐在自己腳下的矮小倭人時,這支船隊的首領,大明的兵部侍郎楊宇既得意,又有些疑惑的在心裡犯起了嘀咕:“爹爹為什麼就這麼高看這些卑微的倭人呢?而且就連大伯也是……”雖然心下疑惑,但這卻不影響其下令對整個倭國的佔領……
當然,這一切都是在幾十年後所發生的事情,如今的大明朝依然在為商稅一事而絞盡腦汁,同時,天子還遇到了一個新的問題。
第一千零五章 鬱悶的萬曆(上)
把時間重新撥回到萬曆十五年的九月底。
因為一股寒流的到來,北京城裡已然秋意漸濃,當蕭瑟的秋風吹過時,枯黃的樹葉更是漫天飛舞,給人帶來了濃濃的愁緒。
天地無私,秋風無情,哪怕是皇宮大內,它也一視同仁,凌冽而帶著寒意的風從空曠的廣場上呼呼地吹過,吹進了大開著殿門的偏殿之中,讓身上著衣不多的幾名內侍不覺猛打了個寒顫。
但即便如此,這十多名內侍也沒有人敢發出半點聲音來,連咳嗽也只能生生地憋著,更別提過去掩上宮門了。因為他們生怕自己有什麼動靜會惹來上頭神色陰沉得能滴出水來的天子注意,他們可不敢觸這個黴頭。
隨著年歲不斷增長,再加上和朝中官員的不斷爭鬥而逐漸磨礪之下,萬曆身上的皇者之氣已然漸漸濃郁起來。別說這些地位低下的內侍太監了,就是一般臣子,對上他時都會感到一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