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部分(1 / 4)

小說:五代逆天 作者:夢幻天書

斷的上書朝廷,要求出兵淮北,解救受苦受難的中原百姓。

作為大周晉王的郭榮,對兩國老百姓的生活還是有一定的瞭解的。相對而言,大周朝廷的賦稅,要比江南楚國的賦稅要重上三四成,所服的徭役也要重很多(首現代軍事理論的影響,馬雲一直覺得不能讓軍隊閒著,閒著就生事,什麼修橋、鋪路的活,很多都由軍隊做了。這麼一來,楚國百姓的徭役,就少了很多)。可是,既便如此,大周的經濟情況還一直難以好轉,只能是勉強維持罷了。這麼一比較,郭榮覺得楚國從土地上的收入,恐怕還不如大周呢,所以,他認為楚國是“年成不好,地主家也沒餘糧了”。

郭榮知道情況,王樸早就門清了,他搖頭說道:“王爺想說的是,楚國從田地裡的收成,恐怕不如咱們大周,可是有一點,您恐怕沒有計算在內,那就是楚國鼓勵商業,江南商賈船隊,南邊可以遠達占城(今泰國一帶),北邊可以之地高麗,這些地方不乏穀物豐登之地啊。”

郭榮臉色一緊:“王先生的意思是說,楚國可能從海外購買糧食,進而和我朝對抗。”

“不錯。王爺,您想楚國生怕我們屯田關中成功,於是千方百計的遊說蜀國,想讓蜀國出兵關中,助他們一臂之力。可是蜀國過去曾經敗於我們手中,必然會要求楚國聯合出兵。在蜀國提出聯合出兵的情況下,莫說楚國尚有餘力,就假設它真的像王爺您所描述的那樣,楚國想必也會咬牙堅持的。原因很簡單,我們知道蜀國必敗,楚國的馬雲他們恐怕也不會對蜀國抱太大希望,所以,他只能咬著牙出兵,不然,蜀國兵敗之後,楚蜀之間必有怨懟,蜀國從此不再出兵關中,楚國不就得不償失了嗎?”

王樸的話絲絲入扣,把楚國不得不出兵的情況,分析的合情合理。郭榮猶豫的說道:“這麼說來,淮北將有戰事了。哎,楚軍出徐州直逼宋州,若是對峙時日過久,耽擱了播種,宋州一帶,哎。。。,又讓朝廷背上一個包袱了。”秋收是九月,冬種是十月中旬,如果楚軍九月出兵,在宋州一帶一直賴到十一月,那麼宋州附近的百姓,夏收可就沒有著落了。

郭榮苦笑著搖了搖頭:出來混的,早晚都要還的。去年,大周派騎兵,奇襲徐州,把徐州、宿州、甚至海州,攪了個天翻地覆,徐海防禦使曹彬,差點下臺,整整一年,徐州一帶基本上沒有什麼糧食收入。不過不管是馬雲,還是曹彬,當時還真是有魄力,老百姓不是沒法種糧食了嗎?楚國竟然出錢出糧,招攬當地百姓,興修渠道,愣是把淮北的徐州等地,搞的淮南的水田一樣,渠道四通八達的,到了今年五月份,宋州的騎兵就再也沒法子扮成馬賊在徐州活動了。

王樸笑了:“王爺,如果咱們守城,那自然是這種情況了,可是,如果咱們主動攻過去呢?”

第四十二章 一戰關中(3)

第四十二章一戰關中(3)

以攻代守,郭榮自然是知道的。比如,當年六出祁山的諸葛亮,用得就是以攻代守。以攻代守的好處很明顯,那就是把戰爭拋向了敵人的控制區,燒殺搶掠一翻,倒黴的是敵人,可是,有淮河攔著,要渡淮過去,勝負未知,恐怕倒黴的要多些。淮北的郭崇、王殷自然是名將,可是,淮南的朱元也有常勝將軍之稱啊。

見郭榮在沉思,王樸繼續說道:“王爺,淮南一帶的楚州、壽州等地,楚軍數不勝數,再加上楚軍水師在淮河上有優勢,渡淮而戰,恐怕是自蹈險地,絕不可取。”

“淮南既不可貿然相攻,那麼只能是攻取徐州、海州,或者是唐州、鄧州了。”

王樸又搖了搖頭:“王爺,您說的這兩個地方,都囤積有大量的楚軍。楚國要北伐中原,靠得就是在淮北的這一東一西兩個拳頭。這兩個地方,是楚國重中之重,不好打啊。”

郭榮一愣,王樸這話有點自相矛盾了,既然要以攻代守,可是不渡過淮河,不進攻鄧州、唐州,或者海州、徐州,那。。。那還能進攻楚國的什麼地方啊?

王樸笑道:“王爺,請看地圖,這咱們和楚國相聯絡的地方可不僅僅是從西到東這條線啊。還有均州(湖北十堰東)、房州(今湖北房縣)呢,莫非王爺忘了不成?這兩州由於地勢險峻,駐兵不多。如果出其不意,並不需要多少兵馬就能奪取均州。”

郭榮緊緊的盯著地圖,心中暗暗盤算著,從地圖上看,商州(今陝西商縣)和均州毗鄰,可是兩地之間是秦嶺山脈,沒有官道,要想進攻均州,恐怕要從金州走才行,可是金州通往均州的要衝之地黃土鎮,卻偏偏掌控在楚國的手裡。丁思瑾不是庸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