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他不可能不意識到黃土鎮的緊要,特別是楚國將均州闢為馬場之後,黃土鎮的安全,深深的影響到楚國騎兵的建設。
王樸並不在意郭榮正在沉思,反而有些迫不及待的解釋自己的策略:“王爺,以我之見,奪取均州有三大好處,第一,威脅唐州的側翼。鄧唐二州距離汴京不過五六百地,乘快馬的話,一日就能抵達,而距離西京洛陽就更加近了,不過四百里地。鄧唐二州掌控在楚國的手中,如鯁在喉啊。可是,楚將丁思瑾為人謹慎,他鄉兵、楚兵結合在一起,把鄧唐二州經營的固若金湯,正面攻擊,難度很大啊。可有了均州,則相當於在鄧州的後面插了一把劍,把鄧唐防線生生撕了一個口子出來。”
“第二,楚國竭力發展襄州、隨州、復州等地,想把山南南部(今湖北省),建成一個新的淮南,現在已經卓有成效了。如果拿下了均州,派兵直插襄州一帶,把襄州像徐州那樣攪個天翻地覆,對楚國的打擊可就大得多了。”
“第三,均州是楚國的馬場,楚國野心勃勃,可是,他們要想北進中原,在河南與我軍作戰,要是缺少戰馬,那將是極其困難的。所以,馬場、馬匹對楚國非常的重要,因此,均州在楚國的地位,也就因此凸顯出來。如果是平原地帶,咱們想破壞他們的馬場,還真不容易,大軍一去,那馬伕們想必就騎著馬逃逸了。可是,均州多丘陵,道路失修,他們想逃也逃不太遠,嘿嘿。。。得均州破壞楚國馬場,想必金陵的馬雲恐怕要氣的吐血吧。”
奪取均州的好處,讓郭榮頗為動心,可是,他想了想說道:“如果真想我們預測的那樣,楚蜀聯合。以楚國君臣之智,他們不會看不出蜀兵必敗吧。而且,蜀國若是兵敗,為了保護關中,我們必然會趁機奪取隴右。這一點,馬雲他們十有**也能看的出來。這樣一來,為了避免我們對蜀國窮追猛打,楚軍會不會渡過淮河,和我們在淮北決戰呢?或者想透過決戰的樣子,來向朝廷施加壓力,讓朝廷調動關中的軍隊。進而,保住蜀國的隴右呢?”如果楚周在淮北大打出手,汴京震動,那個時候,自己還有沒有餘力取隴右、取均州呢?朝廷還會不會同意自己一面全力追擊蜀軍,一面奪取均州呢?
“王爺,恕我直言,我倒是覺得,以目前楚國的情況,他出動大軍在淮北和我軍對峙,恐怕佔不到什麼便宜。而且楚國未必有決心,和咱們大周在淮北打一場大戰。楚國現在想得,恐怕是車輪戰吧。他一直都想聯合河東、契丹、蜀國,從北面、南面、西面、東面,不斷的出兵侵擾我軍,讓我軍疲於奔命,讓老百姓無心耕種,生生的耗掉我們的國力。等到咱們難以維持的時候,楚國才會真的大發三軍,和我們決一雌雄了。”王樸說道:“您所擔心的事情,在我看來,發生機會非常小。這九年來,馬雲作戰無數,可是,楚軍有一個特點,不知道王爺發現沒有。”
霹靂彈、震天雷?還是弩床、拋石機,一時間郭榮腦子裡劃過了很多東西,不過,王樸的這個問題很籠統,倒是不好回答。郭榮想了想,還是不能確定答案,終於好奇的問道:“是什麼特點啊?”
“楚軍最大的特點是,從來不與,或者儘量避免和敵人的最強軍隊作戰。滅南平,他用得是詐城計,如果南平王死守荊州,就算楚軍的人數在多上一輩,恐怕短時間內也很難取勝。馬雲北伐的時候,契丹的主力事實上已經北返了,南下嶺南的時候,劉氏的主力一部分被李唐牽制,一部分被活活燒死,到了滅李唐的時候,李唐十數年的精兵,早就被楚國用計消磨的一乾二淨,以至於楚軍屢屢以少勝多,短短兩個月就破了李唐。”
王樸頓了下繼續說道:“前一陣子,楚國派出使者,入契丹,訪太原,結好孟昶,為的是什麼?契丹主兀律不是告訴咱們了嗎?楚國想發動四國的力量,不斷的消耗我軍。這說明什麼?說明楚國先削弱敵人,而後強攻的方法始終沒有改變。在這種情況下,楚軍怎麼可能全力出擊,和我們大周決一雌雄呢?”
第四十三章 激戰
第四十三章激戰
太和二年(即大周廣順二年)九月中旬,楚國皇帝馬雲搶在蜀國之前,將新科狀元郎徐再洲的《順天罰逆討賊書》傳檄天下,討賊書上列了郭威大罪12款,小罪65條,從頭到腳把郭威批了個一無是處,禽獸不如,就連郭威臉上的麻雀刺青,也被諷刺稱畫虎不成反類犬。緊接著,馬雲又正兒八經的頒佈了討賊令,在東西兩線,動員大軍20萬,討伐郭威。
為什麼楚國要搶在蜀國之前,傳檄天下呢?無非是想搶個帶頭大哥的名頭,讓天下人都知道,是大楚率先北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