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亂世需用重典。朝廷是和是戰爭議不斷,乃是宰相之過。臣彈劾李谷、王溥。請陛下罷免他們的官職。而御史顏衍、陳觀博學而又識大體,請陛下任命為宰相。”
郭威懷疑的看了眼王峻,原來他的目的是在這裡。顏衍、陳觀是什麼人?都是他王峻的心腹之人啊。王峻身為樞密使,是沒有資格兼任宰相的,他推薦這兩個人做宰相,豈不是大周朝政、軍政都出他王家之門了嗎?郭威心裡不爽,嘴上推辭道:“進退執政大臣,不能倉促行事,等我慢慢考慮一二再說吧。”
郭威說著看了看天色,已經是正午時分了,差不多到了吃飯的時間了。他身體不適,每次都吃不了太多,可是過一陣子有飢餓異常,無奈之下,只能是每頓少吃,每天多吃幾頓。
郭威嘴上沒說,可是張望時辰的樣子,卻是在提醒王峻:時間差不多了,你也該回去了。
可是王峻卻出乎意料的說道:“陛下,如不罷黜這兩人,恐怕百官不服啊。軍士們也是心有餘悸啊!”
郭威有些動怒:“他們是宰相,和軍士又有何關係,莫非他們還把手伸到軍隊裡不成?”
郭威明著說李谷,實際上卻是暗指王峻手伸的太長,可王峻似乎完全沒有聽明白,倚老賣老的爭論個不停。
生病的人,大都厭煩羅嗦。更何況王峻還心懷叵測的嘮叨,郭威煩躁的說道:“就算要換,也是國家大事,得等到個黃道吉日再換。王兄暫且下去,到了黃道吉日再說。”
第五十七章 京變
第五十七章京變
如果說王竣的專橫蠻狠,郭威還可以容忍,如果說王竣的專權跋扈,郭威還能夠忍受,那麼這一次,郭威真的忍無可忍了。大周的兩個宰相李谷和王溥都是郭威精挑細選的,多年觀察的,比如李谷,這個人讀書一般,可是即為務實,施政事宜,同時,為人也有情有義,當年後晉出帝石貴重北遷契丹的時候,滿朝文武沒有一個人敢去送行,當時僅是相州刺史的李谷卻跑來送行。這讓郭威更加的看重。
五代時期相權和軍權,有時候是分開的,有時候又是合二為一,比如石敬瑭時期的桑維翰就身兼樞密使和平章事兩個職務。可是,在郭威看來,權力只能集中於君主,對於臣下,權力是應該分散的。如果,郭威不當皇帝,那麼王竣和他應該能做一輩子的好兄弟。可現在,王竣咄咄逼人,讓郭威不得不先下手為強。
國家國家,對封建王朝來說,化家為國之後,弄不好就是國破家亡。不管是誰要想把君權給架空,那都是郭威所不能容忍的。
望著王竣遠去的身影,郭威臉上浮出了一絲殘忍的笑容。這個老兄弟,向來都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很少有人能被他看上眼的,對朝臣用起來猶如家奴一般。如果是平日,還能留你一條性命,可現在敵軍蜂擁而來,也只能用兄弟你的人頭,來堵住動盪的朝臣之心了。
第二天,郭威在宮中突然降旨,召集李谷、王溥、馮道、竇固貞、向訓等大臣,同時也召見了王竣。這些日子,雖然郭威身子不太順服,可是大兵壓境,他也只能強自支撐著,聽軍情,看軍圖,秘密調動著軍隊。
也正因為如此,郭威經常性的召見李谷他們。當李谷、王溥等人接到聖諭之後,一點懷疑都沒有,就急急忙忙的趕來了。這些人都在各個部門當值,距離皇宮的路程也不同,有些人先到,有些人後到。而王竣到了皇宮之後,則被安置在偏殿等候。
這事兒也即時平常,郭威作為皇帝,每天肯定要召見不少官員,有時候是一起召見,但更多的時候,是單獨召見。那麼侯見的官員們,一般就會被安排在偏殿等候。可是,這一等,就等了大半個時辰。
而皇宮此時,正是熱鬧。等諸位執政大臣都來齊了之後,郭威流著淚說道:“王竣欺人太甚,目無君上,對我太過無禮。你們還不知道,昨天,他還在這裡,就在這裡,要求朕李、王兩位愛卿的職務。”
“哼!”郭威重重的哼了一聲,繼續道:“他這是想要趕走我身邊所有的官員,除掉我的得力助手啊。現在,我的兒子在京外,他也是一心要隔阻我們父子的聯絡。上個月,我身體不適,臨時讓郭榮來京城,他就心懷不滿。自古而今,哪有一邊管理者軍機要務,又要兼任宰相的臣子呢!更何況,他還一再要求擔任重鎮的節度使職務。我念在往日的情分上,一再滿足他的要求,順應他的意願,可是他仍不滿足,一味的貪婪無度。像這樣目無君主,誰又能甘心忍受呢!”
這幾個大臣,李谷、王溥是郭威一手提拔起來的,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