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皇帝馬雲志在混一,所以楚國高層對北進基本上都持贊成態度,不贊成統一天下對外擴張的人,早就靠邊站了。可雖然都贊同北進,可關於北進的時機卻是分成了兩派,特別是吳越覆滅之後,楚國內部關於北進的爭論就異常的激烈。
當偽周平定慕容彥超反叛的時候,就有重臣,比如淮南的朱元,江南西道的馬光猛等人都主張出兵策應慕容彥超,趁勢奪下兗州、忻州,在偽周的腹地打下一個大大的釘子,以兗州為跳板,北上可以策應契丹,東進可以掃平青州等地,西征則可以威脅偽周的都城汴梁。對於偽周在淮北的軍事調整,面對偽周在淮北一線的強大軍事力量,朱元等人認為這是偽周心虛的表現,不僅沒有被對岸郭崇威的大軍嚇著,反而躍躍欲試,可當時楚國一來是忙於對付吳越,二來也沒有做好援助慕容彥超的充分準備。馬雲猶豫不決,朝廷上下也是爭論不休,結果,還沒等楚國議出個所以然呢,周兵竟然已經大敗慕容彥超了。馬雲迫不得已,就放棄了救援計劃。
從此後,楚**隊方面的將領大都認為應該主動出擊,策應契丹和河東的軍事行動,逐步蠶食中原的州縣,而文臣方面則認為應該先鞏固江南,調撥契丹和河東,讓他們和偽周決一死戰,等他們打得精疲力竭之時,大楚方才出兵北伐。
兩種觀點是誰都難以說服對方。見大臣們還要爭論,馬雲擺擺手,問趙普道:“趙愛卿,還有其他的訊息嗎?”
“回稟陛下,第二條訊息,則是河南一帶,民間突然謠言四起,說是契丹人要再次南下中原,百姓惶恐不安,有些地方已經出現了大批百姓西逃的跡象。”
“這訊息可是捕風房放出的嗎?”馬雲問道。為了不斷的騷擾偽周,在中原活動的楚國間諜們,經常放出一些訊息,讓偽周的百姓驚恐不安,無心從事耕種。這就像偽周的軍隊不斷的對唐州、鄧州擺出入侵的架勢一樣。破壞敵人的糧食生產,末黑對方的官員、皇帝,這都是捕風房常乾的事情,所以馬雲才有這麼一問。
趙普猶豫的搖了搖頭,說道:“陛下,這個事情臣也覺得奇怪,本來訊息確實是捕風房傳出去的,可是,擴散的速度這個快,擴散的範圍這麼大,卻是讓臣有些懷疑。”
由於偽周封鎖了周楚兩國的邊界,所以,百姓遷移,南下的道路已經被堵死了,要躲避契丹人,也就只能西遷了,畢竟耶律德光當年進汴京,主力部隊還是在河北、河南一帶,關中基本上是穩定的。百姓遷移到關中,也算是一種避難的正確選擇了。可是,為什麼這訊息散播的這麼快呢,而且偽周的地方官員對這種遷移似乎並沒有太大的抑制啊?
範質緊鎖著眉頭說道:“陛下,莫非這是偽周故意這麼做的嗎?”
馬雲一愣,這百姓遷移,怎麼說也是荒廢了一年的耕種時間,郭威遷移百姓又能獲得什麼好處呢?
第二十章 西遷(2)
第二十章西遷(2)
馬雲懷疑的問道:“範愛卿,為何這麼說啊?河南沃野千里,土地肥沃,昔年朱梁靠著河南之地和河東李氏爭鬥十餘年不相上下,郭威只要在河南輕徭薄稅,穩定盛產,河南必然會成為一大糧倉啊。”
“陛下,河南確實產糧,可是地理位置卻不好啊。這河南地勢平坦,易攻難守。如果我大楚北上,那麼河南必然成為主戰場,一個國家的糧倉成了戰場,那麼這個國家又能堅持多長時間呢?”樞密副使李驤說道:“而關中則大不一樣,關中有山河之固,漢唐因此而興,土地肥沃那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自唐末一來,關中戰亂頻繁,以至於百姓流離失所,這肥沃的田地。徹底的荒蕪了起來。現在偽周遷移中原百姓去關中,是為了鞏固關中,建立一個穩定的根據地,為偽周不斷的提供糧食、軍力。這步棋,偽周下的絕妙啊!”
徐仲雅臉色不由自主的一沉:“這麼說來,偽周反過來是利用了我們散播的訊息,讓河南的百姓自動的向關中遷移,既避免了強行遷移百姓可能造成的反抗,又達到了他們的目的。”
馬雲也明白了過來,郭威充實關中,這是因為關東之地,不管是山西、河北還是河南事實上都處在幾大強敵的威脅之下,河東的劉崇和郭威是死敵,絕對不是可能妥協的;而契丹,他要想發展壯大自己,向西、向東、向北,都是屬於花費大,獲利少,只有南下中原,輕車熟路,收益也多,因此,契丹和偽周也是基本上沒有和平的可能,更何況還有河東的劉崇在中間挑撥呢;而南邊的楚國,由於楚國是要統一天下的,這麼一來,和郭威天生就是一對敵手,兩國之間也是基本上不能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