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不僅僅消耗掉了何魯不的才華,就連他的信心也消磨殆盡。何魯不多冤枉啊,自己雖然是永興宮的衛兵的統領,號稱是精銳的皮室軍,可是光北院皮室軍像永興宮這樣的建制就有三十六個,而他是出兵次數最少的精銳部隊將領。如果不是周軍大局北上,恐怕朝廷還想不到有何魯不這個人呢。
冒失的何魯不吃了癟。可是從一個側面上也反映了契丹將領對戰時的不確定性。有十年沒打過這樣的大戰了,契丹軍對周軍,或者說對中原軍隊是相當矛盾的,一方面,他們想再現當年馳騁中原的英姿,另一方面中原慘敗的教訓也讓他們記憶猶新。
耶律撻烈的目光從左看到右,又從右看到左,見眾人沉默不語,他不禁失笑道:“諸位可是擔心此戰的勝負嗎?”
耶律撻烈雖然沒有真正掌過兵,可對人心的揣摩還是比較到位的。他笑著說道:“前年的時候,有咱們的使者喬榮從汴京回來,我問喬榮道:汴京那邊可有什麼變化沒有?你們猜,喬榮說些什麼?”
耶律撻烈哈哈大笑,道:“喬榮說:聽聞大王您在南京練兵,中原百姓以為我天朝大軍即將南下,紛紛準備難逃。而周國上下正為此事煩惱不已。太宗皇帝十萬人馬就可以冊立石敬瑭,現如今咱們可不止十萬大軍啊!人死餘威尚在,更何況我們現在還越來越強了呢!如果周軍聽說我們三十萬大軍南下,不知道他們是不是也想我們這樣,面面相覷,不知道該如何應付呢?”
這話比剛才耶律撻烈表忠心更起作用。很多將領的臉上也不禁浮出了笑容,對啊,我們在擔心敵人,難道敵人就不擔心我們嗎?
這人心一活兒,話就多了。南京府尹韓紹芳說道:“大帥,周軍擴大搜尋範圍,無非是想隱蔽自己主力軍隊的活動,好做到對我軍地突然襲擊。可是從周軍眼下的狀況來看,他們恐怕只有西進偷襲蔚州(今山西省靈丘市)了。末將覺得,咱們應該趕緊派人增援蔚州才對。”
耶律撻烈瞥了眼韓紹芳,這人比起他老爹………開國元勳韓延徽來說,差了太多。果然,這韓紹芳話音剛落,南京留守蕭思溫就說到:“不然。以我之見,周軍現在時騎虎難下了!”
“哦?這話是從何說起啊?”耶律撻烈問道。如果想在撻烈派系裡面硬要找一個名將的話,那麼他一定就是蕭思溫了。
蕭思溫恭恭敬敬的施禮之後,方才說道:“以我之間周軍最原本的計劃,是想先奪三關,威服莫州、瀛洲,然後快速北上,攻克涿州,然後強在我契丹大軍南下之前,拿下南京。這個計劃就現在來看,他的第一步已經完成了,可是,這個計劃唯一的缺漏之處在於,周軍顯然沒有料到我契丹大軍南下會如此之快。在周軍尚且沒有達到南京城之前,我軍已經到了南京城。我契丹大軍雲集,而涿州以東卻地勢極為平淡,利於我軍作戰,而不利於周軍防守。戰爭打到眼下這個局面,正想大帥您剛才說的那樣,不是我們不知道該怎麼進軍,而是周軍不知道該怎麼進退了。進,南京城下和我軍決戰,他沒有地理優勢,沒有軍事優勢,糧道又時刻出在我軍的威脅之下;退,他無路可退,氣勢洶洶的侵入我國,結果我大軍剛剛南下,他就慌不跌的南撤了。那麼經此一戰之後,周軍就再也沒有勇氣和我契丹大軍作戰了。而且,我們的目的很明確,是要滅亡周國的,所以,他不會後退。他們現在的選擇,比我們要少的多。他們現在按兵不動,以我之見,很可能是故弄玄虛,其目的是想看我們怎麼行動,然後他們再找機會、找紕漏和我們決戰。”
“蕭將軍之言可謂入木三分了。不過,以下官之見,周軍的計劃是在奪取三關以及莫州、瀛洲之後,就開始造勢,挑撥燕雲一帶漢族和契丹族的關係,吸引南京的貴軍南下,其目的就是要製造混亂,從中取利。他們之所以陷入眼下這麼被動的局面,我以為,我軍有兩點處理很重要。第一,蕭思溫將軍在南京坐守不出。相對於周軍的二十萬大軍來說,蕭將軍所指揮的6萬人馬自然是很少的,可是對於只有數千人守城的燕雲一帶來說,確實一股難以忽視的力量,只要蕭將軍沒有出兵,不再周軍兵鋒之下的州縣,沒有誰敢有異動。只要他有異動,蕭大人的騎兵轉瞬機智。蕭將軍不出兵整個燕雲只能繼續保持原狀。周軍想製造混亂,就沒有辦法成功了。第二辦法則是蕭敵烈將軍出兵。周軍攻克涿州之後,本應該立刻舉兵南京的,可是,蕭敵烈將軍率領騎兵出城了,而且目標很明確,他就是衝著周軍的糧道去的。周軍不得不停下來,想辦法對付蕭敵烈將軍。由於蕭將軍出兵的時候,採用少騎的法子,讓周軍誤以為出城的兵馬有三四萬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