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部分(1 / 4)

小說:五代逆天 作者:夢幻天書

不良嗜好之外,乍一看,也是英明神武。只是,當年耶律德光身死中原,兀欲篡位,耶律璟一點反應也沒有,倒是自己的奶奶看不順眼召集留在遼東的契丹部落,出兵討伐兀欲,戰敗之後被兀欲囚禁起來。原本這輩子耶律璟只能整天抬頭看看天,低頭看看螞蟻搬家。誰知道,兀欲自己沒看清形勢,中原大敗之後,契丹各部軍無戰意,他偏偏還要三番兩次的組織人手,進行中原旅行觀光,偏偏每次觀光,不僅沒有順手牽羊佔點便宜,反而被中原軍隊禮送出境,灰溜溜的跑回上京。這公費旅行成本實在是太大,大臣們不滿意,聯合起來將兀欲給幹掉了,把整天閒的蛋疼的耶律璟拯救了出來。如果不是兀欲太笨蛋,哪有耶律璟的皇位。

“耶律璟剛剛即位之時,誰要提南下的建議,那人必然倒黴,還經常說:中原之地,非我故居,得之無益。今年來雖然鬆弛了下來,可是在南下上面,他一直都不鬆口。依臣之見,此人胸無大志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他也生怕戰亂一起,他對契丹政權就失去了控制,自己落得兀欲一樣的下場。所以,寧可求穩,也不願意逐利。”王樸繼續說道:“第六,燕雲十六州漢將頗多,自從趙延壽命喪兀欲手中之後,漢將在契丹朝廷中地位直線下降,契丹人和漢人官員之間也是多有矛盾。這點從楊袞積極表現靠攏耶律撻烈,而耶律撻烈卻對他感覺一般上,可以看得出來。漢族官員在契丹沒有歸屬感,紛紛再找靠山、後臺。如果我大軍一旦北上,這批人很有可能就倒向我軍,使我軍至少在燕雲一帶阻力大降。”

郭榮點了點頭。王樸作為一流的軍師,絕對不會把希望單獨放在使團上面,把一切以往寄託在高模翰身上,他在派使者示好的同時,也在不斷的派人秘密會見燕雲一帶的漢將。契丹易州、雄州等地漢將已經頗為意動。

“有此六勝,我軍必勝,契丹軍必敗!”王樸擲地有聲的說道。

郭榮有些動心了,對王樸的信任是一方面,眼下局勢的險惡,對他的無形中的催壓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說白了,契丹和大周之間必有一戰,而且這一戰已經拖不了太久了,大張旗鼓的顯示大周的國力,可以給高模翰增加點砝碼,增加點自辯的機會,可是改變不了大局。既然早晚就能打,還不如自己主動進攻呢!

王樸靜靜的站著,靜靜的等待著郭榮最後的決定,他不再說話。因為他知道,如果能夠讓郭榮下定決心,剛才說的已經足夠了,如果不能讓他下定決心,再說什麼也不用太大的幫助。說實話,這步棋也的的確確是一步險棋。最為致命的就是:契丹人纏鬥不休,就是不和大周進行主力決戰,把大周拖在燕雲一帶,這麼一來,大周危矣。當然,王樸也明白,契丹人的高傲讓他們根本不可能採用這一招,只不過,現在多了楚國這個因素。

可是不冒險,穩紮穩打的話,恐怕用不了三年時間,即便中原不會丟失,大周也無力支撐。一點點的失誤,造成了大周目前極為被動、極為尷尬的困境,最精銳的部隊,已經西出涼州,要平定西域,最快最快也要五年時間。

按照王樸原先心中設計好的計劃,在平定西域的時候,要竭力保證契丹人不南下。這其中計劃的關鍵是刺殺馬希萼,挑撥高派、撻烈派的矛盾,讓契丹在五年之內無心南下,給趙匡胤爭取時間。

可現在,計劃在關鍵的地方卡了殼。契丹、楚國合流的大勢已經難以阻擋。怎麼辦?等著兩**隊不斷的來回進攻大周,讓大周軍隊在南北排程之中日益疲敝,那麼大周的未來就徹底沒有了前途。

當然,如果大周有步驟的退出中原。面對中原這塊肥肉,劉崇、馬雲、耶律璟這些原本各懷鬼胎聯合在一起的人,會不會分道揚鑣呢?原本在王樸的心中,對此充滿了肯定,而且也針對這種情況,他設計了若干種方案,讓楚國得了中原,卻背上了異常沉重的包袱。可現在他內心深處有點猶豫了,他有點不願意想,或者不敢想像計劃中的大踏步前進大踏步後退了。

這一切怎麼改變的?王樸不相信偶然,他不信這次刺馬案失敗,是由於偶然因素,他覺得這不是暗示著一種跡象,暗示著天下大事都在楚國的計劃中進行。原本以為可以看透的馬雲,讓他產生了迷惑。為什麼?為什麼楚國大敗,軍心動盪之際,李唐、吳越、嶺南的舊有勢力一點異動都沒有,為什麼駐有大軍的宿州、泗州,居然不斷一個月的功夫就再次易手,而且還是在楚國沒有出動大軍之前呢?

他要打斷馬雲的計劃,哪怕冒上一些風險,讓一切變得不確定起來,讓一切超出自己的掌控,也不願意按照楚國的步驟一步一步走。他不怕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