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後為兩宮太后講解了宋、金、元、明四朝帝王政治事蹟的十五個專題,在他的日記中先後記載了為太后講解的過程:
翁同龢坐在事先準備好的椅子上,旁邊坐著恭親王、醇親王,另一邊站著軍機大臣、大學士、尚書。兩宮皇太后則坐在黃色帷幔內的御座上。在講解的過程中,皇太后還不時地提出一些問題。
“知識就是力量”,在慈禧這裡完全可以被詮釋為“知識就是權力”。正是由於慈禧不斷地汲取與統治相關的知識,拓展了她的視野,使慈禧的政治駕馭與操作能力如虎添翼。
十月初九日,也就是政變成功的第九天,小皇帝在太和殿舉行登基大典,年號由“祺祥”改為“同治”。
原來,咸豐帝死後,慈禧與小皇帝還在熱河的時候,八大臣就迫不及待地將新帝的年號定為“祺祥”,“祺”是“吉祥”的意思,而“祥”也含有“吉祥”的意思,“祺祥”,就是“吉祥”,並且連銅錢上的“祺祥通寶”都鑄好了。所以,歷史上也稱這次政變為“祺祥政變”。政變結束以後,原來八大臣所定的年號自然會被皇太后派的大臣們所否定,大學士周祖培等認為“祺祥”無論是文還是義都不順,“祺”字自古以來年號中沒有用過,而“祥”字也只有南宋的少帝用過為“祥興”,而少帝是南宋最後一個皇帝,是被蒙古大軍一直追趕到南海邊上的小皇帝,他不僅是亡國之君,而且結局悲慘,是被臣下陸秀夫揹著跳海而死的,用他的年號中所採用過的字,那該有多麼的不吉利。
肅順等八大臣擬訂的四個年號,奉旨用“祺祥”二字
周祖培對八大臣所定年號的評價是“不學之弊,一至於此,嗚呼!國家可無讀書人哉!”
此時,周祖培的感慨應該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