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牙衰落的核心問題是,沒有認識到儲存一個強大的軍事機器的經濟支柱的重要性。一次又一次地採取錯誤的決策:驅趕猶太人,後來是驅趕摩爾人;中斷與外國大學的聯絡;政府指示比斯開造船廠集中生產大型戰船,而幾乎完全排斥較小的、更有用途的商船;出賣專利權、限制了貿易;對羊毛出口課以重稅,使其在國外市場上失去競爭力;西班牙各王國之間的內部關卡有害於商業,造成物價上漲。所有這一切只是其中一些不明智的決策,這些決策從長遠來看,嚴重影響了西班牙給自己規定的在歐洲(以及歐洲以外)事務中扮演的重要的軍事角色的能力。雖然西班牙大國的衰落直到17世紀40年代才充分暴露出來,但其原因早在幾十年以前就已存在了。
三 國際較量
強調哈布斯堡的失敗是重要的,但這個失敗也是相對的。不研究其他歐洲大國的經歷而就此駐筆,不能算是全面的分析,正如一位歷史學家所論證的,戰爭“是16世紀國家所面臨的最最嚴峻的考驗”。軍事技術的變化使得軍隊大規模擴張,而幾乎同時發展起來的大規模的海軍衝突,給西方有組織的社會增加了巨大的新壓力。每個參戰國都要學會怎樣組織一個有能力的行政管理機構來對付這場“軍事革命”,而且,同樣重要的是,要尋求新辦法來支付螺旋式上升的戰爭費用。哈布斯堡統治者及其臣民承受的壓力可能是不同尋常的,因為他們的軍隊作戰年頭最長;但是,如表1所示,監督和供養大量的武裝部隊對任何一個國家來說都是一個挑戰,它們當中的很多國家看來比西班牙帝國佔有的資源要少得多,它們是怎樣應付這個考驗的呢?
表年—1660年兵力的增長
這個簡短的概述省略了哈布斯堡家族的最頑強最有威脅性的敵人——奧斯曼帝國,主要是由於它的長處和弱點已在前一章討論過了。但值得回味的是,土耳其行政官員不得不對付的許多問題和缺陷,看起來類似於費利普二世及其繼承人所遇到的,戰略擴張過度,未能有效地利用資源,為了宗教的正統或軍事威望而壓制商人的企業家精神。俄國和普魯士的狀況也被省略了,因為它們成為歐洲政治強國的時代尚未到來。還有波蘭…立陶宛,雖然領土廣大,但由於民族分散和封建主義的桎梏(農奴制、落後的經濟、選舉君主制,“一種貴族無政府狀況,即俗話所說的政治無能”),妨礙它起步成為現代民族國家。因此,這裡要討論的國家是法國、英國這種“新君主國”,以及瑞典和聯合省這個“資產階級共和國”。
因為法國將最終取代西班牙成為最大的軍事強國,歷史學家們很自然地要強調前者的許多長處。但是,因此而把法國佔優勢的日期提前就錯了;在本章討論的絕大部分時間裡,法國看起來(實際上也如此)比它南邊的鄰國弱得多。在百年戰爭後的幾十年中,面對英格蘭的王室土地——勃艮第和布列塔尼——併入法國,徵收直接稅(特別是人頭稅)而不向議會申請的習慣,新國務大臣們的穩妥的行政管理工作,以及擁有一支強大的炮兵輜重隊的“王家軍隊”的存在,都使法蘭西似乎要成為一個成功的、統一的、封建後期的王國。然而這個體制的脆弱性很快就清楚了。義大利戰爭不僅一再顯示,法國想在那個半島爭取努力的舉動是多麼短命和可悲(甚至和威尼斯或土耳其聯盟都是如此),付出的代價也極其昂貴:在致命的1557年,不僅哈布斯堡家族,法國王室也宣告破產。早在那次崩潰之前,儘管人頭稅和間接稅如鹽稅和關稅都提高了,法國王室依然從金融家那裡以高利(10%—16%)舉借重債,而且採取了一些不光彩的權宜之計,如賣官鬻爵。更糟的是,正是在法國,而不是在西班牙或英國,宗教競爭和大貴族的野心相互起作用,造成一場血腥的、長期的內戰。1560年以後的法蘭西不僅談不上是一個國際事務中的強國,而且有可能變為歐洲的新鬥雞場,說不定會像尼德蘭和德意志那樣,按照宗教邊界而被永久地分割了。
只有在納瓦雷的亨利繼承法國王位,成為亨利四世(1589—1610年在位)以後,他的對內妥協、對外以武力反抗西班牙的政策才使情況得以好轉。他在1598年與馬德里簽訂的和約非常有利於法國保持為一個獨立的國家。但那是一個被內戰、盜匪、昂貴的物價、毫無規律的貿易和農業嚴重削弱的國家,加上其支離破碎的財務制度。1596年國家債務幾乎達到3億裡弗爾,那年3 100萬里弗爾的賦稅有4/5已經派了用場,被事先花出去。因此,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法國是一個正在恢復的社會。但是,它的自然資源比較豐富,其人口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