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48年左右,我也許會對生化方面感興趣,至今我還在思考一些有關肌肉痙攣的問題。誰是真正的物理學家?是那些為了在戰場上能夠掌握主動,而去研究生物學並以此為快樂的人,那是一個無論在何時何地都能有所為的時期……如果在19世紀,我也許會為自己能夠在海灣的出口建造一座橋樑而高興,在19世紀初,我也許會成為一個唯物論方面的哲學家,將會迸發出許多偉大的思想火花,也許我會在汽車工業領域小有成就,那將是十分開心的事情。如果你能參與到思想和工業的偉大運動中時,你會覺得其樂無窮。”
因此,當新技術時代興盛時,當電子世界向其招手時,波特是抵擋不住這些誘惑的。他為什麼會如此成功?——僅僅是由於他有聰慧的頭腦?他笑著回答,“不是的,而是百折不撓,是勇於承擔風險,是不斷地超越自我。”
“我非常幸運,並在某種程度上有些莽撞。我非常地自信,這使得我能發現很多機遇。我看到許多謹小慎微的人或者說是根本沒有機遇觀念的人,他們永遠蜷縮在不引人注目的角落裡,體會不到機遇所帶來的興奮感受,結果是他們也未能獲得多姿多彩的人生。在英國,我實實在在感受到年輕一代人身上更多的只是謹慎,他們太縮手縮腳了,他們誰會想到向年輕人推銷養老保險?”
是否由於出生於遠離英國的非洲,而對自己的一生有所幫助?是否因為是移民而更敢於冒險?
“是的,”他用帶著淡淡的南非口音說,“我想是這樣的,幾乎可以肯定是這樣的。如果你遠離英國到了其他地方,你都會少一些畏難情緒而多一些開拓精神。”
也許真是這樣。他的海外背景給了他很大的幫助,使他能透徹觀察英國所發生的一切——因而他不滿足於現狀,希望嘗試更多的事情,幾乎不考慮別人的看法。也許因為學術方面的背景以及他所從事的技術工作,使得他擁有創新能力,能駕馭新商業方式,開拓新領域。
走下技術神壇
凱文·凱利,一名網路經濟的先知先覺者,前《連線》雜誌的執行編輯,洞察了未來的商業活動模式,他花費10年時間,在他的《失去控制》以及《新經濟,新規則》?穴 ?雪的著作中詳述了未來的商業活動。他預言,在未來與客戶保持良好關係將變得非常重要,彼此信任以及人際關係等無形資產蘊涵著巨大的價值;公司的治理機構體系將會徹底改變。正因為他有如此獨到的見解,政府及一些商業集團給了他大筆資金讓他論證自己的觀點。
故事6:才智(3)
在他為斯堪的納維亞公司作專題演講並接受各種媒體跟蹤採訪之後,我約凱文·凱利在哥本哈根的一家小餐館共進晚餐。他看起來似乎筋疲力盡,臉色蒼白,近50歲的樣子,有一雙憂慮的眼睛、稀疏的頭髮、一抹稍縱即逝的微笑。他的舉止友善、謙和。他一邊用餐一邊還要應付我接踵而至的問題,其中他的一個回答深深銘刻在我的腦海裡,當我問到那些成功建立和成功運營商業的人的心理狀態是否會發生變化時,他沉吟了一下說道:“不,本質上不會。”接著邊咀嚼邊陷入了沉思。
他說:“參與經營的人形形色色,他們均有著各自不同的故事。那些成功的人會改變他們的心理狀態嗎?不會的,我想這種改變不會發生。反過來,我也許應該重新調整自己的思路,條條道路通羅馬,我想成功也許不需要什麼特定的心理狀態。以我的觀點,大多數成功的商業經營是人物個性的折射,同時,大多數成功的商業經營也成功地將人物個性發揮到極致,沒有什麼特定的經營模式。可以有像寶潔公司以及聯合利華等這樣一直稱雄的大公司,也有專制型的經營模式,還有家族型的經營模式以及傑克·韋爾奇式的經營模式等等不一而足。但這些不是我們要討論的。”——他用自己的餐叉做了一個向左刺的姿勢——“將會出現一批前所未有的商業型別及前所未有的個性化人物。”
引領潮流
諸如波特等原學院派人物如何運營自己的公司?答案是他們注重創新,他通常將自己的成功歸因於“引領潮流”,他非常鍾愛這句話,以至於他將該句話的每個字母大寫並將其放置於年度報告的首頁。他也經常提醒人們經營公司是一種長途跋涉,他最喜歡向記者描述自己是一個“長途跋涉者”。的市場價值的變化趨勢取決於其技術是否領先潮流,這值得深思,但是它的核心價值將使它永遠能夠所向披靡。
他解釋道:“所做的不僅僅是製造掌上電腦,也不僅僅是歐洲眾多行動式資料通訊公司中的一個。我們所做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