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部分(3 / 4)

小說:活色生香 作者:兩塊

“老師。我應該感到高興嗎?”易青長嘆一聲,突然出聲問道:“為什麼我卻高興不起來呢?這對許多人而言,是夢寐以求、求之不得地好事啊!”

頓了頓,他突然自嘲的笑笑,道:“老師,我真的必須走這條路嗎?重複的踏上那條許多中國電影前輩走過的,我當初感到不屑和反感的追逐奧斯卡之路?”

在世界電影界,有個不成文的說法,欲進軍世界電影市場,就不可能避開美國影市。欲開啟美國影市,先拿到一個奧斯卡獎。

因為中國觀眾市場還沒做大,各方面還不健全。再好的電影在國內也拿不到十幾億;所以要進入美國乃至世界影市去資本積累,簡單說就是撈錢。

所以,用爭得奧斯卡獎大大刺激票房期待值,以此獲得高票房,以高票房獲得美國影市的固定市場份額,進行資本積累;積累夠了的錢。拿回來做中國電影產業地改革——這是一條孫老爺子指給易青的異常清晰明確的道路,也是一條全世界影業大亨們都認可地道路,更是一條簡單快捷方便的金光大道!

賺美國人的錢。辦中國人的事,這難道還不是一等一的美事嗎?

雖然當時老爺子這麼教地時候,易青心裡覺得有點彆扭,但是畢竟是那麼遙遠的事情,他還是習慣性的服從了恩師地教誨。可是現在,事隔多年,事情已經到了眼麼前兒了,他卻又一次動搖了。

特別是今天聽詹姆斯說了那麼多“公關策略”,他的這種動搖更是擴大到了一種排斥和反感的地步。

難道真的必須這樣嗎?非這樣不可嗎?就象那一年年蒼老下去的張一謀尋演一樣——他曾經是鐵一樣壯實的西北農民藝術家;曾經是第五代振聾發聵的第一炮手;曾經是第一個提出了用造型藝術結束傳統電影的敘事侷限這樣偉大的劃時代地論斷電影大師……可現在。他什麼也不是了。

從《英雄》、《十面埋伏》開始,他只是一個奧斯卡的囚徒。頂著多少誤解、攻擊、侮辱、謾罵,他象一個痴心不悔的苦行僧人一樣,犧牲了他前半輩子辛苦積累下的全部名譽和藝術聲望鬱郁獨行在這條通往奧斯卡的路上。

他曾經流著淚對母校的學生們說到,我真的希望中國電影要好,我們這一代做不到了,你們要做到;要賺很多的錢,中國電影才能好起來,中國的電影好了,你們將來出國旅遊的時候,在外國人面前也硬氣……

易青知道那眼淚是真的。張導身家巨億,出門只開二十幾萬的車,吃飯就是一碗泡饃,每次進劇組,手邊不超過三套衣服——賺這麼多錢,可是遠一看還是一個黃土坡上蹲著的西北大農民,滿臉菜色,一笑一臉皺紋。人混到他這個份兒上,他要得絕不只是自身物質上的享受了,他有著更高遠的要求,這個要求成了一個執念,年年折磨著他。

他就想要一個奧斯卡,他拿到了這個獎,剩下的就是後來人的事了,他的歷史責任就盡到了——無論是對國家還是對自己而言。

他就在這個執念下奮鬥了這麼多年,把自己的東西全拍成中不中,洋不洋的東西,招來萬千唾罵。年年拍戲年年罵,年年角逐奧斯卡罵年年。

他用他中年以後全部的藝術生命去換一個小金人,可人家就是不給他。種族膚色的差異、國家民族的矛盾、國家間產業經濟的對立……他張一謀的微薄之力,能越過中美之間的重重天塹,到達小金人的彼岸嗎?

明知道這是一筆巨大的潛在財富,全世界最精明的那夥美國人,會甘心便宜中國人嗎?

那麼,易素平靜的想到,我呢?我怎麼辦?我還要繼續這條奧斯卡之路嗎?沿著張一謀、馮小剛等前輩電影家的悲壯足跡?

老師啊老師,你確定要我這樣做嗎?

易青深深的吸了一口煙,幾乎燃到了盡頭的菸蒂幾乎燙傷了他的手指,那菸頭上一點星星之火,在黑暗中輕輕畢剝一下,發出“噗”得一聲,象一聲高傲的冷哼,不知是否在嘲笑著滾滾紅塵中那一份無奈而蒼白的宿命……

活色生香 第二十八章 中國可以說不(下) 司馬

“大爺,早啊!”易青笑容滿面的搓著手,跺著腳,對這煎餅車後面的老漢說道:“給來張煎餅,多攤個雞蛋,多放點香菜,謝謝您!”

“得嘞……”老漢爽利的應了一聲,從面桶裡舀上一勺小米磨成的麵漿來,滋的一聲,在滾燙的鐵板上攤將開來……

清晨的空氣清新微涼,北京的冬天,脆冷脆冷的;吸一口氣,整個人肺裡都是清涼清涼的。

久居香港的易青已經好多年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