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2 / 4)

小說:中國男人調查 作者:江暖

系也因此是淺薄的,並且往往是短命的。他們在一起各自心懷鬼胎,雙方的需求不外乎身體的、物質的,較少涉及長期關係中出現的情感依戀。這樣的男人往往是從一個女人跳到另一個女人,這樣的女人也總是從一個男人飛到另外一個男人。

其實,這樣的女人全世界哪裡都有,並不只是中國才有的獨特現象。在英語裡,她們被稱為“掘金女”,並且名聲不太好。“掘金女”西方社會也為數眾多,之所以在中國難以見到她們,是因為她們和中國的掘金女一樣,要麼經濟無法獨立到能夠出國旅行,要麼找不到那種能夠被派出國工作的職位。

正如文章一開頭強調的那樣,我在這篇文章中重點要討論的是長期關係,遺憾的是,長期關係中依然同樣難以看到中國男人和西方女人的情況,不過背後的原因和前面提到的短期關係完全不同,儘管這些原因也同樣根植於文化和文化期待之中,但是來源卻大相徑庭。

從上世紀五十年代的美國男性角色

看今天的中國男人

中國目前的情況總讓我想起上世紀五十年代的美國,那時“男人是男人”的觀念盛行,男人們辛苦工作、掙錢養家,女人在家操持家務。然而,到了五十年代末,這樣的觀念開始發生變化。

對於中西文化,整個六十年代也包括七十年代初都是至關重要的轉折時期。西方經歷了嬉皮士、黑人、大學生、婦女時代等等,出現了為公民權利、同性戀權利、婦女權利、反戰愛和平運動而進行的遊行示威等等。這些都象徵了文化態度和文化期待的轉變,也重新塑造了西方社會人與人的交往方式。強調人與人之間的平等,這一理念一直存在於理論之中,那是開始落到了實處。在這個過程中,新聞的頭版頭條儘管是種族關係,但在同時婦女運動也發出了自己的聲音。正是在這個時候,女性角色不但在整個社會中發生了變化,家庭中的保守主義觀也開始土崩瓦解。 。 想看書來

2外國男人談中國男人(3)

在中國,出現了“文化大革命”,由於政治的紛爭,中國將自己和世界隔絕了。就是在這個時候,西方——這個在“文革”結束以後中國開始學習的物件此時也同樣經歷了一場意義深刻的文化變革。中國的“文化大革命”結束的時候,西方的文化革命也接近了尾聲。

中國在“文革”中的與世隔絕使它與世界的關係出現了斷層和滯後,當它在八十年代開始帶著現代化並追上世界的慾望重新向西方學習時,它吸收的是沒有態度的形象。這就是為什麼今天的中國,尤其是像上海這樣的地方表面上看上去很現代、很西化,而骨子裡的文化依然很保守,表現出和外表不同步的趨勢的一個原因。中國引進了超短裙和吊帶裙,但沒有引進工作中的婦女;引進了西方工作倫理,卻沒有引入已經改變了的西方家庭倫理。其結果,中國有華爾街的鬥士,卻沒有小聯盟的教練;中國有時裝模特,卻沒有進行鍛鍊的婦女。

舉幾個例子:在西方像耐克、銳步這樣的公司每年要花數以百萬計的廣告費向女性推銷它們的運動鞋。可是在中國的廣告中,女人幾乎總是長髮、長裙,你從來也看不到她們流汗。你也很少看到她們在工作,儘管有時候她們穿著套裝,但是她們要麼是在休息,要麼是在組織一個晚會,要麼是在描繪一個化妝品的功效。而且她們總是年輕漂亮,甚至連一個處於管理層職位的中年婦女都很少見,廣告中有“權勢”的角色幾乎清一色男性。當然,這方面西方也非盡善盡美,但是相比中國而言要平衡得多。

當然,這並不是說中國的性別關係完全缺乏現代化。然而,這方面的進展主要是由中國的女性而不是男性完成的。而且,總體而言,中國的文化依然非常的男性導向,這就是為什麼中國電視廣告中總在強調女人的年輕與美貌。與美國五十年代的男性角色定位相比,今天的中國男人依然被定位成應該努力工作、長時間工作,為他的家庭提供“保障”。哪怕因此犧牲了和家人相處的時間都沒有關係,因為男人的角色就是掙錢,照顧孩子是女人的事情。

毫無疑問,在中國有大量的同樣持有傳統觀念的女性,在西方這樣的女性也是存在的。問題是,來到中國的西方女人不是這種型別,來的這些都是積極追求自己的職業,她們在過去的幾十年成長的過程中被告知她們不必為了家庭而犧牲自己的事業,被告知男人和她們對家庭負有同樣的權力、義務,對家庭應該花同樣的時間去照顧。那些持男主外女主內觀念的男人因此難以贏得這類西方女人的芳心。

結果是,當一箇中國男人和一個西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