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3 / 4)

小說:李嘉誠傳 作者:做男人挺好的

生活困境重重,倒也個個通書知理,學問不遜乃父。就在李明山落戶海陽的當年冬天,這位生於河南的老學究終於撒手塵寰,駕鶴西歸。不過他的後裔們卻從此在這粵東大地上繁衍,成了一方頗有影響的人脈。

這位要在本書中記上一筆的李明山,就是李嘉誠的先祖。雖然他的生卒年月史無考證,但是李明山畢竟是李氏家族在粵東繁衍發跡的鼻祖,尤其是李嘉誠在香港商界的歷史性崛起,給從河南遷徙而來的李氏家族帶來了新的榮耀,李氏家族第十代傳人李嘉誠,在香港富可敵國,並又躋身於世界華人富豪的行列,匆庸置疑,李氏的先祖李明山功不可沒。

李明山以後的七代人,當地史冊幾無記載。這是歷史的遺憾,但是延至李明山的第七代孫——李鵬萬的時候,忽然讓一度默默無聞的李氏家族再度生輝。

3、曾祖李鵬萬:朝廷貢官,掛冠返鄉

李鵬萬的出生年月不詳。筆者曾為此專程去潮州採訪,民間對李鵬萬的出生年代說法不一。一說道光十九年,一說為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

李鵬萬,自幼天資聰厚,讀書萬卷,並過目成誦,是海陽縣當時有名的學子菁英。尤其是他的毛筆書法,龍飛鳳舞,頗有前人蘇軾之遺風,在潮州地面人人皆知。每年元宵燈節總有人上門求其手書對聯,鄉民們每每以有李鵬萬親筆對聯張貼於門楣而引為至榮。等到李鵬萬考取朝廷貢官而風縻粵境之時,廣東地方各縣所建牌坊之上,多有李鵬萬手書楹聯鏤刻其間。現在仍可在粵東各地覓見其陳年遺墨。

如果說當年李明山率家人來粵東初期,僅是一個人脈豐厚大家族的肇始,那麼到了清朝咸豐九年,李氏家族的後繼者李鵬萬就再不是這書香門第中以教書為榮的普通塾師,而成為名震潮州地面的著名學士。李鵬萬作為李明山的第七代後裔,他的成功不在於咸豐七年在鄉試中一舉成名,成為粵東五縣惟一的舉人,也不在於他咸豐八年再中秀才,而是在接連兩次鄉試中以名列前茅的考卷成為佼佼者後,破天荒在大清年考中成為可進京城為官的進士。須知那時的進士不同於普通的舉人和秀才,也不是一般在大考中成為官員的學子,李鵬萬的全優試卷是在經過京城皇帝的御覽硃批成文之後,才從全國數以百計的優秀考生中脫穎而出的,這在邊遠的粵東更是鳳毛麟角。所以,當李鵬萬中了京官的訊息傳至海陽時,全城轟動。就連潮州古城也為這位給鄉親們增光彩的李鵬萬張燈結綵,燃放爆竹,接連慶祝了三天三夜。真可謂潮州地面上古來罕見的喜事!

李鵬萬的成功發跡,繼承了其祖先李明山的衣缽。詩禮傳家的優良祖訓正是從李鵬萬開始得到了生動的體現。李氏家族是前後經歷七代人的艱苦努力,最終才贏得史無前例的巨大成功。不過,李鵬萬儘管進京作官,並且平步青雲,可他並沒有滿足於已得的官位,再經過幾年的努力,品貌兼優的李鵬萬竟然在慈禧太后垂簾聽政不久,即參加了同治二年(1863)在紫禁城文華殿舉行的大考。這時咸豐新歿,慈禧開始染指朝政,更加喜歡鼓勵朝臣奮進向上。這為期12年才有一次的官廷內官的考試,雖是大清禁宮多年的慣例,但李鵬萬趕上這次大考,愈有讓他一展才氣的誘惑,因為慈禧已經親頒聖諭,凡考中者均可連升三級。李鵬萬知道如若滿足一般的京官生活,完全可以躺在舊有功勞簿上睡覺了,但他早就暗暗立志要以他出類拔萃的生花妙筆撰寫奇文,一定要在那些小視自己的孤傲京官中名冠群雄。李鵬萬果然筆著奇文,震驚紫禁城,他再一次成功了!李鵬萬以其寓意深刻的文章,出人意料地摘取了文華殿上的桂冠,成為讓所有京官羨慕的文官八貢之一。

李鵬萬雖然奪得由慈禧老佛爺御筆加封的嘉獎,可是,他畢竟不同與那些不學無術,每日鑽營官場的六部九卿。學識的淵深和與生俱來的善良天性,都讓這位李明山的後裔自感難以適應大清惡濁的最高官場。尤其是爾虞我詐且又處處充滿險惡的朝廷高層,對於素以國家社稷與萬方黎民這重的李鵬萬來說是如履薄冰,他感到京官難做,有些高處不勝寒之感。

清同治四年(1865)夏天,李鵬萬奉朝命巡視河南。他發現一路上荒野哀鴻,枯草乾枝,一場百年不遇的特大旱情正在席捲著中州大地。出身於粵東的李鵬萬做夢也沒有想到,古來素有中州糧倉美稱的河南地面竟然一片荒蕪。而這面前的河南大地恰恰就是李鵬萬的祖籍。當他看到被祖輩描述為中原糧倉的故土,如今竟然因旱災而哀鴻四野的時候,李鵬萬不能不為之落淚,甚至想拍案而起了。

李鵬萬在中州巡視期間,一路上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