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部分(3 / 4)

小說:伏藏師 作者:剷除不公

各色山丘。此刻的情形,果真如地理學家所說的,身在北極點上,所有方向全都是南,再沒有第二種可能。他在這裡,所有方向都是山丘,毫無例外。

這就說明,他所在的位置正是地球的核心點,毫無偏差,往任何一個地方行進,都是地球表面。

那麼,真正的地球軸心應該就建在此處,人人覬覦的地球軸心神力就在此處。

“為什麼要讓我看到這些?”林軒喃喃地問。

這就是地球的真相,看到這些之後,紅塵俗世中的任何新鮮事都提不起他的注意力來了,因為他已經見識到了世間最神秘複雜的東西。如果他稍微有點俗心的話,就會慨嘆沒有帶著攝像機進來,把這種世人想象不到的奇景攝錄下來。

“我不知道,雖然我不認為你是最好的傳承者,但你在恰當的時間闖了進來,這就是上天的啟迪,只能傳承給你。我就要熄滅了,我的壽命就要結束了,再找不到傳人,這點火頭怎麼傳承下去?”那聲音說。

林軒環顧四周,不禁眼花繚亂,不知道先從哪個山丘看起。

杜甫的名詩《望嶽》中有“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句子,極言身在高處、俯瞰大地的舒暢快意,但那是在地球表面來看,此刻林軒身在地核,又該怎樣判斷哪座山丘更高大、歷史更悠久、價值更深重呢?

“記住,一切看似大自然無心經營的規律,恰恰是刻意經營的結果。一切平安穩定向前發展的系列,一定是被歸納、梳理、排程、執行過的,否則這個世界就像遠古神話中大禹治水之前那樣,水脈橫流,淹沒大地,民不聊生,倒懸水火。我們的存在,就是默默地站在背後維繫著世界的安寧。”那聲音繼續補充。

“記得佛教中對於‘天龍八部’的定義嗎?”那聲音問。

林軒微微點頭,他系統地熟讀了中國的古籍與佛經,當然知道“天龍八部”是指天眾、 龍眾、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呼羅迦。

聯絡那聲音說過的話,林軒知道,對方提及“天龍八部”,一定是要說“天神的死亡”這一節。

天眾即指天神,又稱提婆族。佛教眾神中,天神地位並非至高無上的,只不過比人能受到更大更長久的福報而已。佛教認為一切事物無常,天神也是要死的。天神臨死時有五種症狀:衣裳垢膩,頭上花萎,身體臭穢,腋下汗出,不樂本座(或者說是“玉子離散”),這就是所謂的“天人五衰”,是天神最大的悲哀。

如果那燈火說自己不久即將死亡的話,其最終表現出來的,正是以上羅列的種種不祥之兆。

“正因為修行,使我已經感知了自己的死期,並且一步步眼睜睜看著自己走向死亡,真是一件可怕又可悲的事。”那聲音繼續說,“你來,我走,走也走得放心了。”

林軒一急,因為他心中還有很多難了的煩心事,不可以就這樣永遠留在地球核心之中。就算是那些一門心思覬覦著地球軸心的探險家,也不會一輩子堅守在情形詭異的地核中,甚至泯滅了肉身成佛,永遠斬斷情絲。

他做不到,他真的做不到。

他佩服燃燈古佛的犧牲精神,但他心中過不了“情”字這個坎,對堂娜念念不忘。六根不淨,放不下種種煩惱、誘惑和私情,是永遠不可能丟棄小我、成就大我的。

第二百五十五章 人造黑洞

“對不起,我可能無法肩負起您的重託。”林軒低聲推辭,“我還有太多塵緣未了,無法像您那樣,化身為燈,照亮天下蒼生。”

的確,西方諸佛之中沒有哪一位像燃燈古佛那樣,一出生就給人類帶來了光明,未開始修行前,已經具備了堅實的基礎,從輪迴更替中帶來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先知先覺。

“唉……”那聲音悠悠長嘆,“當年,著名的大梵天(原為婆羅門教的創世神)、帝釋天(眾神的領袖,原為雷雨神兼戰神)、多聞天、持國天、增長天、廣目天、大自在天、吉祥天等等共三十三重天聚首於西方之宮,共論佛經中的至高境界,或激辯,或鬥經,或旁徵博引,或反覆詰問,始終沒有悟透‘神之將死’是一個什麼樣的時刻,如今,我就要體會到了。死亡,就像燈滅,一口氣吹過去,它應聲而沒。就像現在,一陣風吹過來,我的燈滅了,本體也就消失了。於是,那麼多雲彩之上,就多了一片空雲。”

林軒聽到“雲彩”,猛地一驚,但他還來不及問,便感到眼前一陣金星亂冒,像是什麼人開啟了一隻巨大的萬花筒一般,把他完全吸了進去。

世所共知,萬花筒是一種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