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還沒有過去,仙女外聯部人員就被派出去,接觸談判收購法國西斯科生物科技公司,這家公司是法國的一家電子公司和日本山崎公司合資建立的,經濟危機以前市場資產總額4200億元人民幣,經過嚴重的縮水之後,僅僅剩下大約四分之一的資產,這主要是由於該公司擴張迅速造成的,公司成立不過15年,資產值已經擴充套件了7倍,根基相當不穩定,經不起經濟危機的吹打,一直到36年年底,還沒有被允許開工生產。這既和歐洲的經濟政策有關,又和該公司的兩大股東的現狀相關聯。法國的斯特電子公司佔有該公司45%的股份,可是斯特公司資金緊張,拿不出足夠的資金來支援西斯特公司的生產,而日本的山崎公司損失也很慘重,財務狀況不太好,又把主要精力用在了恢復國內公司的發展以及加強和中國同行的競爭,根本就無法顧及到這個損失慘重的歐洲大公司。如今,日本的大公司都傾力於爭奪中國市場,努力擊敗中國對手,獲取這個據說是經濟危機期間“最有活力的市場”的最大份額;得到了中國市場,日本就能迅速恢復並強大起來,而失去了中國市場,日本就不得不在經濟大蕭條中苦苦掙扎,所以,日本人把中國市場大戰視做生死之戰,幾乎所有公司都拼注了全力!因此,仙女又一次“趁火打劫”,提出了收購西斯科公司的方案,試圖重整這家規模巨大的生物科技公司,當然,仙女也不能表現的太過急迫,同時向比利時的一家原資產在600億歐元的大公司進行了接觸談判,不僅如此,他還和奧地利境內的一家原資產3800億元的公司進行了接觸談判。仙女與三家公司的接觸談判幾乎是同時展開的,歐洲人再一次領教了仙女強硬的談判風格,對自己提出的要求,根本不鬆口,而且動輒威脅退出談判,並對對方的拖延戰術直言不諱,弄得談判對手滿肚子牢騷,卻又無可奈何!最終的談判結果大都比較令人滿意,但是仙女“並不想在歐洲有過多的產業”,僅僅簽署了一家協議,其餘兩家沒有進入最後的談判收尾階段。
3月14日,仙女公司收購了山崎公司在西斯科公司的全部股份,並同時收購了斯特公司持有的股份,全資擁有了這家現資產1000億元的公司。合同規定,仙女支付900億元,並承下了該公司合計250億元的債務和近400億元幾乎收不回來的欠款,為了盤下並盤活該公司,仙女先後從德意志銀行貸款1300億元。透過收購西斯科公司,仙女在生物科技領域進入了歐洲市場,利用其在歐洲的知名度,獨立開拓歐洲大市場,併成為三月份歐盟媒體驚歎的焦點,她的第二天就被允許恢復生產,讓歐洲人見識到了這家中國的失敗公司的強勢。西斯科公司是仙女在歐洲的一個重要橋頭堡,這家獨資公司不僅進行生產與開發研究,而且還銷售來自中國和印度的仙女產品,是仙女在歐洲建立的一個重要的中轉站,其規模更是迅速擴大,當然,該公司的擴大發展是在經濟危機後期以及危機之後的事情。透過西斯科公司,仙女又一次向歐洲人展示了她的不平凡,“用歐洲銀行的貸款來賺取歐洲人的錢”,網際網路以及各大媒體紛紛驚歎!
仙女是一個不甘寂寞的巨大的公司,這是各行業對手們的一致評論,有人甚至為仙女及李夢澤送上了“狡詐”這樣的讚譽,而如今這個評語真的被人們廣為接受了!當人們津津樂道於仙女在歐洲的投資時,當人們把目光對準仙女在歐洲的產業專案時,甚至有人在猜測她在歐洲還要進行哪些投資時,她已經重兵轉移了陣地!
人們有足夠的理由相信仙女會在歐洲進行大規模的投資,首先,歐洲是此次危機中受創最輕、經濟狀況最穩定的地區,同時,歐洲企業的國際投資又是一個個的損失慘重,本身處境艱難,無力對抗風頭正勁的仙女的擴張,擠壓這些公司的生存空間,為自己的各產業發展奠定基礎,如今無疑是最好的時機。歐洲的一些大公司,尤其是電子、新材料和生物科技公司已經是驚弓之鳥了,仙女完全可以憑藉強勢財力以及先進技術擠壓這些對手們!其次,仙女在歐洲有著比較高的知名度,在這裡也不受排斥,合作伙伴也不少,擁有進一步發展的便利條件,這在經濟危機的特殊時刻,也是非常重要的。第三,仙女雖然失利於能源投資,但並不是說他們已經放棄了能源專案,只要時機一到,就會再次挑撥世界的神經,而投資歐洲,不僅能讓她增大在世界的影響力,增大談判的籌碼,更能較快的匯聚資金。憑此三點,人們就有足夠的信心於仙女的歐洲投資,但是事實卻讓人們大跌眼鏡,仙女重兵進入的不是歐洲這個穩定的大市場,而是情況一團糟,危機猶未見底的印度,這個“過去的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