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2 / 4)

小說:圖說北京三千年 作者:兩塊

成兩種:一種是在市面上拉散座的,乘客招手乘車,臨時議價;另一種是在固定宅門拉包月車的,包月車多屬主人自備,上面掛“某宅自用”的牌子。抗日戰爭勝利後,此車被三輪車取代。這一時期,腳踏車也逐漸成為普遍的交通工具。

三輪車在日本侵華時期,曾是時髦車,三輪車在洋車的基礎上再安上一輪,成為三個輪子,由人腳踏而行,大多獨座,不像現在市面上復興的三輪車那樣大,可雙人並坐。今天的三輪車成了供人欣賞、品味的彩扮“文物”車。建國後,公共汽車、地鐵、城市鐵路和私家轎車逐漸成為北京人主要的交通方式,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北京大街上到處跑著私家車也就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了。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老北京的婚姻習俗

北京自元、明建都以來,已成為五方雜處之地。蒙古入主中原後,蒙古族的風俗也隨之傳到北京,元大都中的蒙古人的婚俗,與中原地區相比,有相同之處,也有他們自己的特色。

至元八年(1271年),忽必烈頒佈的聖旨確定了元朝的婚姻禮制:“諸色人同類自相婚姻者,各從本俗法;遞相婚姻者以男為主,蒙古人不在此限。”這裡包括了三項準則:第一,尊重各族的婚俗,各族的人自相婚姻,各從本俗法:第二,以男子為中心,各族的人遞相婚姻者,以男方婚俗為主;第三,以蒙古人為上,他族男子與蒙古女子為婚,不必以男方婚俗為主。

元大都中蒙古人的婚俗也實行一夫多妻制,在男人所娶妻妾數量方面沒有限制,蒙古男人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決定,但是蒙古族傳統的習慣,對於兩性之間的關係限制得非常嚴厲。如果發現通姦現象,不論女方是否成婚,通姦者都將被處死。義大利人馬可·波羅在其遊記中就記載說:“(蒙古族婦女)她們不但把不貞看成一種最可恥的罪惡,而且認為這是最不名譽的。”

元大都作為元朝的首都,聚集了大量仕宦之家,這些家族相互攀比,婚事辦得越來越奢華,不但聘金越來越高,而且酒席越擺越大,這造成了嚴重的社會問題。對此,元朝統治者在大德八年(1304年)頒佈詔令,規定了聘禮和喜筵的最高限額。一般根據財力多寡分為上、中、下三等戶。上等戶的聘金為“金一兩、銀五兩、綵緞六表裡、雜用絹四十匹”。中、下戶依次遞減。喜筵的規格為“品官:不過四味;庶人:上戶、中戶不過三味,下戶不過二味”。

元大都地區的漢族民眾對結婚的禮俗也十分重視。男女雙方訂婚之後,男方要給女方一筆錢財,作為聘金。辦喜事的前一天,新娘還要沐浴、剃面等,一切費用均由男方支付。成親之日,雙方還要大辦筵席,廣宴賓朋好友。

明代,北京地區的婚嫁禮儀更為隆重、繁雜。當時,北京人訂親要合禮,算男女年齡生肖是否相配,如果相配,就正式定親,雙方確定嫁娶的日子。到了正式娶親前一天,男家向女方送席一張,公雞二隻,以及其他雜物,俗稱“催妝禮”。在明代,男子娶妻俗稱“小登科”,是可以穿九品官服的,新娘則必須用鳳冠霞帔,以象徵吉祥。據《清稗類抄》記載:“明時,皇妃常服,花釵鳳冠。其平民嫁女,亦有假用鳳冠者,相傳謂出於明初馬後之特典。”可見,當時新娘穿鳳冠霞帔,一是圖吉利,二是證明自己是嫡妻。新郎將新娘接回家後,會將馬鞍放在地上,讓新娘跨鞍而過,稱作“平安”。進洞房之前,男方還會請陰陽先生以五穀雜糧在洞房內“撒帳”。結婚三天後,女方孃家給女兒送衣服和食品,並且走訪男方的親戚,稱作“三朝”。從明代北京婚俗看,較遼、金、元諸代有所不同,更多地吸收了南方地區婚嫁的因素,沒有太多陳規陋俗,顯得喜慶、大方。

。 最好的txt下載網

老北京的新年廟會

北京人過年,除一般年俗外,還有一個主要習俗,那就是逛廟會。北京的廟會歷史悠久,說白了,它就是民間的市場、娛樂園和求神拜佛的場所。

廟會作為民間市場,它具有全國各地的“趕集”性質。北京的廟會上貨物多、品種全,不僅有供給富貴人家的金玉綢緞、字畫圖書,還有老百姓可以購買的粗碗廢鐵、風味小吃。還有孩子們喜歡的風車、麵人等土特產品。北京的廟會,雖無今天超級市場的豪華、整潔,卻也品種齊全、琳琅滿目,任憑選購,可以滿足人們的多種需求。

廟會還是北京人的娛樂園,老北京的電影院、戲樓很少,且入場價格昂貴,窮人進不去。而廟會上各種雜技、武術、曲藝、遊耍、戲劇以至西洋鏡、拉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