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修復,並於1924年對外開放。後來在軍閥混戰、國民黨統治時期又遭到破壞。1949年之後,政府不斷撥款修繕,1961年3月4日,頤和園被列入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8年12月2日,頤和園以其豐厚的歷史文化積澱、優美的自然人文景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被譽為世界幾大文明之一的有力象徵。2007年5月8日,頤和園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天壇:規模最大的壇廟建築群
天壇在原北京外城的東南部,始建於明朝的永樂十八年(1420年),用工14年,與紫禁城同時建成,名為天地壇,總面積為273公頃,是中國古代明、清兩朝歷代皇帝祭天之地。壇牆南方北圓,象徵天圓地方。圜丘壇在南,祈谷壇在北,二壇同在一條南北軸線上,中間有牆相隔。圜丘壇內主要建築有圜丘壇、皇穹宇等,祈谷壇內主要建築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門等。
在明朝初年,天與地原是合併在一起祭祀的,南北的郊壇都一樣,設祭的地方名叫大祀殿,是方形11間的建築物。明朝嘉靖九年(1530年)改為天地分祀,在天壇建圜丘壇,專用來祭天,另在北郊建方澤壇祭地,原來合祀天地的大祀殿逐漸廢而不用。嘉靖十九年(1540年)又將原大祀殿改為大享殿,圓形建築從此開始。清乾隆、光緒帝重修改建後,才形成現在天壇公園的格局,天壇的主要建築祈年殿、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