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唔——”太平公主自然明知這是母后陷害太子的,她早已料到會有這樣的一天。甚至,她還以為這一天來得太遲了。照理,天后早就應該報復了啊!不過,天后不肯提出,她自然佯作不知。
“我已經仁至義盡了——”武媚娘酸辛地說,“明崇儼那件事,你是知道的,那時,我對阿賢恨之入骨……但是,過了不久,我想,阿賢總是我的親兒子,我不能向親兒子報復,所以,一年來,我已竭盡所能地容忍,希望改造阿賢,我這樣忙,還著了書給他看!”她稍頓,緩緩地接下去,“阿珠,我著的書,你看了?”
“天后,我今天回去就看——”太平公主伸伸舌頭。
“你這孩子——”武媚娘搖搖頭。
“媽,那些書的名字我全知道的——專門頒賜給太子的是《孝子傳》、《少陽政範》,公佈的是《列女傳》、《臣軌》、《百僚新誡》、《樂書》,公佈的四種,我已讀完了《列女傳》、《樂書》。”太平公主一口氣說出,“媽,我沒有講錯?”
“阿珠,不論如何,你該多讀讀書。”
“我一直不懈怠的!只是新婚之後,心野了!”她淺笑著,“我回去和駙馬同讀母后的書——”
“嗯,駙馬的才學如何?”
“和他的外表差不多,應該是上乘的了。”太平公主嫣然一笑,“只是,他可能及不上我!”
武媚娘笑了——駙馬薛紹,是長安、洛陽出名的美男子!倘若才分和外表一樣,那會是不可多得的啊。
“阿珠,你總是狂了一些。”
“我自以為呀!”她回答,稍頓再轉口問,“媽,我向父皇說些什麼?”
武媚娘沉吟著,隔了長久,才低聲說:
“你回去見一次父皇,隨機應變呀!太子在長安——我想,他會到灞橋來送行的,他不會不知道我赴東都。”她稍頓,“阿珠,回頭,你看到太子,不必多言!”
“我知道——”太平公主迂滯地回答。
“在太子府邸,查抄到盔甲三百餘具,各式武器兩千以上,不造反,要這些做什麼用呢?”武皇后低喟著,“幸而及時發現啊——薛廷超、高智周、裴炎三人去查出的,到了這一步田地,皇帝還袒護他。”
太平公主明白母后告訴自己這些是有作用的。她點點頭,默記住這一切。
灞橋到了,武承嗣已先行抵達,在驛亭內外佈置侍從,迎候皇后小歇。
內侍和宮人張起屏風,武皇后更了衣,接見一批前來送行的大吏——其中,吏部侍郎裴行儉和文昌右丞狄仁傑兩人,是武皇后近年所特擢的能員,也是特別留他們在長安的。駙馬薛紹,也雜在送行者群中。他很特出,身如玉樹臨風,衣服又極鮮明。武媚娘接見大吏時,薛紹雖然站在後面,但是,她於一瞥之間就看到了。而這一瞥,使得武皇后感慨系之。
她想:阿珠比我幸福!她找到這樣一個丈夫,她的人生該是沒有可遺憾的了。
《武則天》第九卷(2)
當武皇后接見大臣,指示機宜之時,太平公主與婉兒卻在屏風之內竊竊私語。婉兒將太子事件的內幕告訴了公主,並且命太平公主於入城時晉見皇帝陳說。
“我知道——”她低應著,再問,“天后的主意——”
“原來,天后主張大義滅親,後來,天后因皇上的不同意,已退讓了,要求廢太子為庶人。”婉兒幽微地說,“天后大怒,就是為了皇上完全反對處置太子。”
“太子——”太平公主仰頭看望著,“太子沒有來!”
婉兒也張望著,稍微頓歇,感慨地說:
“太子過分強硬了,今天這樣的場面,無論如何,應該來灞橋的啊!”
“那會使母后的恨意加深。”
“自然。”婉兒低喟著,“公主幾時到洛陽?”
“我謁見父皇再定日子,大約不會超過十天八天的!我相信,父皇在最後必然會向母后屈服。”
鼓聲響了,樂聲也響了。
武承嗣領著近衛騎兵開道——
皇唐留守長安的大臣退守在左邊。隨行的宮吏則紛紛歸入自己的行列,皇室人員則退向右邊。
太子還沒有來。這使武皇后有失面子的難堪,她咬著牙登上鳳輦。
於是,號角吹奏,車駕啟程了。
於是,武皇后在車廂中憤懣著。
她的憤懣於出潼關之時消失了——羽林將軍程務挺領了十二名侍衛,乘驛騎趕上了車駕。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