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點頭。
“阿治,有一句古話,你一定是知道的,兒孫自有兒孫福啊!他們大了,應該讓他們自主!”武媚娘在感慨中說。這一席話,是別有用意的。
但是,皇帝卻體會不出,依然喃喃地說:
“我想好好地為她擇人,等她嫁了,我們的責任才能了卻,如果她做了女道士……”
“啊,阿治,你怎麼如此迂,阿珠做女道士,不過是在公開的場合著上道袍啊!她仍然住在宮裡,你何必擔這樣多的心呢?”
“那也好,敷衍過胡人,我們再為她找適當的漢子!”
“你心目中有適當的人嗎?”
“沒有——”皇帝說著,忽然笑了起來,“阿珠與眾不同,即使我有人,也不可能迫她嫁的,她本身的主張最多,我看,只有讓她自行擇夫了!”
在明崇儼被殺之後的第三天,掖庭公佈了皇帝的詔令,賜給太平公主一座長安的道觀——皇命沒有提到太平公主何時做女道士,也沒有照往例那樣規定道觀的經費。
道觀的地址在長安城南,著名的曲江路上,芙蓉園以東的地區,此地,以前是齊王元吉的別業,李世民殺了弟弟之後,將這一片土地收歸皇室所有。直到如今,才撥賜給太平公主,定名為太平宮。
太平公主的問題,就此告了一個段落。武媚娘自以為盡了一次做母親的責任,她還為此而自我安慰:“我曾是一個好母親的,我對太平公主,完全是慈母呀!”
女人,每一個都會有母性存在,熱中於權力的武媚娘,終於因自己存有若干母性而感到平安!因為,她是女人。
女人,還有另外一個方面——那是兩性的!但自明崇儼死後,她在這方面又空虛了!甚至,連一個可以懸想的物件都沒有。
中年人的生命,是需要情慾來滋潤的,失去了滋潤的人,就會枯萎……
現在,她對著年華的銅鏡看自己枯萎——
她不甘心,因為她自以為尚未享受夠青春。
於是,郭行真、明崇儼的影子在她的眼前晃動……
於是,她的恨意又抬頭了——她要報復。
《武則天》第九卷(1)
大唐皇帝與皇后,在長安的南內,發生了嚴重的意見衝突。皇后武媚娘在二十多年的宮廷生活中,第一次發了脾氣,以前,她對皇帝總是馴順的。但是,這一次卻不同了,她向皇帝發出咆哮,隨後,立刻命駕東都。
這是突然事件,宮廷中,人人都為皇后獨自命駕東都而訝異著。人們以為皇帝必然會勸阻,可是,李治在太極殿,作出置若罔聞的神氣。
於是,武皇后調了三千北門禁軍護駕,另率儀衛兩千,浩浩蕩蕩地出了都門。
太平公主於車駕出發時才獲得報告,匆匆地偕同新婚夫婿趕上送行。
為了趕時間,太平公主的車直闖入隊伍,於城外追上了皇后。她命丈夫在車中等待,親自攀過從車,再登上皇后巨大的鳳輦。
當太平公主攀車的時候,婉兒接到報告,走出了前廂。那時,太平公主正好躍登踏板。
“婉兒,為了什麼事啊?”
“天后突然下令的——昨天我著人到駙馬府,剛巧你們兩位去驪山未歸。”
“我聽到報告趕來的。”太平公主吁了一口氣,“前天,我見著皇后,一字也未見提起——”
“嗯,是昨早發生的故事——你進去吧!天后很生氣,現在還是如此。”婉兒稍頓,再說,“公主,駙馬來了沒有?我以為,讓駙馬見見天后……”
“回到灞橋的時候再說吧!”太平公主說著,匆匆地進入車廂,她一向是驕縱的,但在此時,卻很平靜與謹嚴。在車前的侍從廂,低叫:“覲見天后——”
“是阿珠?”武媚娘沉鬱地應著,“進來呀——今天,你怎麼多禮起來了?”
“婉兒說,天后在生氣。”她笑盈盈地進入。
“唔,生氣——”武媚娘喟嘆著,“我忍受不了,阿珠!”她的感情在一瞬間似乎要氾濫了。但是,她終於在叫出一聲之後,強自忍抑了。
“媽——”太平公主是機靈的,看到母后在激動中,就作出依戀的神情,“是父皇——”
“嗯。”她稍微頓歇,沉重地說,“為了太子的事——”
“太子的事,難道父皇幫太子嗎?”太平公主又故作訝異的樣子。
“是,皇帝認為太子不會謀反,”武媚娘垂下頭,一字字地說出,“我回東都去,親自調查太子的黨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