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3 / 4)

小說:武則天 作者:一意孤行

“就是這一件事,皇上在休息,我回頭再來,”來俊臣做了一揖,轉身退出,但還未跨出戶限,他又迴轉來問:“你可知道皇上對同平章事楊執柔的印象……”

婉兒是機敏的,立刻辨出了話中有因,她自然不願廁身到權力鬥爭的漩渦中。於是,她淡淡地一笑,搖頭道:

“我不曾聽皇帝提到他。”

《武則天》第十五卷(2)

“那就是了。”來俊臣滿意地一笑,再向婉兒拱手,“我立刻去審訊,如果皇上詢問,請代言一句。”

來俊臣,是皇朝出名的魔頭,任何案子,一旦落入了他的手中,必然是很快就審結以及獲得預期的供詞,他有各種酷烈的刑罰,他也能用氣勢震懾住環境。洛陽人對他,是談虎變色的。現在,狄仁傑一行七人,被解上堂階。他們看到高坐的魔頭,就已明白自己的命運走完了,無可挽回了。於是,狄仁傑向任知古使了一個眼色,表示不必做無謂的抗議。

來俊臣大派地坐著,目視七名犯人魚貫而入,他冷酷地一笑,轉向左邊的判官王德壽說:

“你驗明正身!”

於是,王德壽離席而起,帶了四名史目,執著簿書,唱喚出各人的名字,然後,他回到正面報告來俊臣:

“叛逆要犯計地官侍郎同平章事狄仁傑,同平章事任知古、裴行本,司農卿裴宣禮,左丞盧獻,中丞魏元忠,潞州刺史李嗣真七人,驗明無訛。”

來俊臣一擺手,待王德壽退回本座之後,就發出第一道命令:備刑具。

於是,三十多名武士,從兩廊將刑具搬出來,陳列在堂上示威,他們也發出呼喝聲。

——這是庸俗的示威,狄仁傑看了在上座趾高氣揚的來俊臣,不由自主地發出嘆息。

此時,來俊臣發出第二道命令,他喝令左右剝除七名犯官的衣冠。

狄仁傑很從容,對於剝除衣冠的命令,並未抗議。可是,中丞魏元忠卻抗議了,他大聲說:

“來俊臣,皇朝制度,大臣控案,未曾定讞,不得先去衣冠。”

來俊臣不屑地看了他一眼,冷然說:

“我審案,從來沒有不定讞的啊!”他稍頓,以取笑的神氣說:“如果你們沒有事,我跪在地上為你們七人戴衣冠。”

於是,左右判官都拍了驚堂木,接著,堂外的木鐸也悶鬱地發出了響聲。

於是,來俊臣自中座徐徐地起身。

“奉旨承審謀逆大案——皇帝陛下並有敕令,謀叛逆者一訊即承,罪得減死。”他稍頓,聲音提高了,“你們七個人先想想自己的所作所為,如果自行招承,本人當奏請皇帝陛下,免死減等。”

來俊臣說完,兩邊的役吏抖動刑具,發出了一聲叱喝,接著,又以廷杖頓地,發出咚咚之聲。

狄仁傑有無限的悲憤,在他心目中,女皇帝是明智的,但是,女皇帝居然任用來俊臣這種不堪的人,那是自掘墳墓,他自問對女皇帝忠貞不貳,但是,他也明白,在一個狂妄的小人面前,辯白是多餘的。他也體察,自己和其餘六個人,都已投老了,刑具加身,縱然不死,亦必傷殘,因此,他決定以命運來作賭,希圖逃過今日的一關,期望以後再行平反。

這是不得已的決定。於是,他深沉地向上座的來俊臣說:

“請給紙筆——”

“你招供好了,我自有人會錄下的。”來俊臣森嚴地接下去,“這是本人審案的一貫方式,不能因狄大人而改變。”他說完,乾笑著顧左右書吏:“準備!”

狄仁傑從容地看著任知古和裴行本,低說:

“今日之事,不能不承,以待將來!”他說時,目視兩邊的刑具。

任知古和裴行本也明白事勢,喟嘆著點頭。

於是,狄仁傑行前兩步,挺身直立,雙目炯炯地直視著來俊臣!這一瞬間,他不像階下囚,而像是天神降凡,威嚴的,和穆的,對面臨的死亡命運,了無怯懼。

這神容使得來俊臣心中凜然,他不敢與狄仁傑的雙目相對了。他將目光避開。

於是,狄仁傑朗朗地開口了:

“大周革命,萬物維新,唐室舊臣,甘從誅戮,反是實。”

這簡單的幾句,聲音清朗,抑揚頓挫,一副君臨天下的神氣,來俊臣雖然擅長於控制環境,但在此時,終於氣短了,他勉強地笑著說:

“好,好,你自己直承了,不錯!我一定奏請皇上,減免你的死罪。”隨著,轉向任知古,“你們呢?”

“大周革命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