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2 / 4)

小說:武則天 作者:一意孤行

傑的血書,反覆沉吟,無法找到一個答案。她已經獲知狄仁傑親自供認謀反,現在,她又看到狄仁傑的血書,兩者之間,究竟是哪一個方面對呢?

“我會公允地審理此案。”

叩閽告變的狄光遠雖然退了出去,可是,女皇帝的思潮,卻因此而起伏著,她召來俊臣來詢問:

“俊臣,你對狄仁傑那一夥人是怎樣審的?”

“奏陛下,對他們七人,都不曾用刑,而且儘可能給予優待,他們七人的衣冠,也不曾剝除……”

武曌以手勢阻上來俊臣往下說,然後,再問:

“他們怎樣自供的呢?”

“是狄仁傑先招供,承認謀反,七人中,只有御史中丞魏元忠不認,侯思止要用刑迫,是我阻止了的,我想,對大臣審訊不宜嚴刑,必須求得公允,否則,會滋生讒言。”

武曌同意來俊臣的見解,莊嚴地囑咐:

“你找問官再行審訊,千萬不可草率將事。”

在做此安排之後,女皇帝的心情好了一些,不過,根本的遺憾依然存在,她以自己的心思來忖測狄仁傑的心理,以為正面招供是事實,血書告變,則是私情的請求,她想:“狄仁傑不會不知道我是寵他的啊。”

於是,回入內宮之後,她不斷地拿出狄仁傑的汗巾來看,她研究筆跡,她斷定那一個冤字是狄仁傑在倉皇中寫成的。

女皇帝為此而煩惱了,終於,她命張昌宗來吹簫,又命樂班選人來跳柘枝舞。

——這是為了排遣時日,這是為著掩飾心底的惶惑。

可是,她終於意思不屬地——

一天之後,她敕派了通事舍人周到獄中去檢視七名要犯的情形。

特派周的敕書是婉兒執筆的,她窺探出女皇帝的心事,緩和地建議:

“陛下為何不親自審訊狄仁傑他們呢?”

她搖搖頭,但沒有說出原由,不久,她自大袖中抽出狄仁傑的血書汗巾。

就在這時,兩名新的表演柘枝舞的樂人進來了。

女皇帝偶然一抬眼,看到進來的是兩個孩子,其中的一個眉清目秀,像是好人家子弟。她在意思飄忽中,脫口問:“你是誰?”

那孩子似乎早有準備,一經詢問,就跪下來道:

“小人為罪官樂思晦之子,先父被誣得罪,小人沒入掖庭為奴。”

“哦,”她又看了手中的血書一眼,聯想滋興了,她想,“狄仁傑的孩子,不久也會沒入掖庭為奴的啊。”

孩子直挺挺地跪著,淚水奪眶而出了。

武曌看著他的眼淚,終於惻然不忍,揮手說:

“我赦免你!”

“皇帝聖恩!小人請求昭雪我父的冤情。”

“你父親?”武曌喟然說,“他自己供認謀反的啊。”

挺跪著的孩子雙目圓睜,一瞬之間,似乎是憤怒上通於天,激昂地說:

“皇帝陛下,凡是由來俊臣審理的案子,無人敢於不招供的,陛下不信,可選朝右忠貞所著之大臣,交來俊臣訊問,每個都會是叛徒。”

孩子的激昂,使武曌大感意外,她正肅地問:

“你幾歲?是誰告訴你來俊臣是如此的?”

“小人九歲!”孩子仍然在激動中,高昂地回答,“陛下明察秋毫,來俊臣的所作所為,難道還需要有人告訴我才能說?陛下,朝右大臣,洛陽百姓,人人都知道來俊臣以峻法陷誣良善啊。”

“童子不得妄議大臣!”女皇帝為了維持朝廷尊嚴,正肅地說。

“皇帝陛下聖明——小人父死家破,今天有機會陳情,縱然萬死,還是要說出真相的。”

孩子的強硬終於使女皇帝心折了,對來俊臣審案的方法,也開始動搖了,於是,她命內侍帶這孩子下去,隨後,轉向婉兒說:

“你草制提狄仁傑一夥人來,我親自訊問。”

就在這時,奉制探獄的通事舍人周,進來回奏覆命。

“讓他進來吧!”女皇帝向內侍說,聲音微顫——她自然不需要懼怕,但是,她在此時有失意感,狄仁傑是她所寵愛的,竟謀反,來俊臣是她所信任的,而在一個九歲的孩子口中,卻如此不堪。這些,都不一定是真實的,但又都使她困惑與煩擾。

於是,通事舍人周進入內宮女皇帝的起居間。

“怎樣?”女皇帝稍微有些緊張。

“奏陛下——狄仁傑等有謝死表交臣代呈。”周說著,雙手呈上表文。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