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杰兼中書——仁杰拜相已經有不少時日了,現在他的地位更重要,和女皇帝也更接近。對來俊臣,這是非常不愉快的事,因為狄仁傑是朝廷中最不理睬他的一人。此外,女皇帝又重用武承嗣、武攸寧等人。
她對鏡殿的工程最感興趣,在明堂左側,鏡殿的基礎已築好了,磨打銅皮的工人,有一部分就在舊日白馬寺的廣場上工作,她偶然也會去看著。這份工作是艱鉅的,三百多名工人,日夜不停地工作著。
那些銅皮,每塊約八尺長、四尺五寸闊,表面打磨平滑,背面四邊,排著鑲嵌的機鈕。還有四根包銅的柱子,銅柱是用半月形的銅皮合攏來的,靠焊接的功夫好,遠看就似純粹銅柱一樣了。
張昌宗和張易之輪流著到工場來監察,經過差不多半個月時間,鏡殿的屋架已經豎了起來,為了承受重量,除了柱與梁精選上等木材之外,四邊的牆都用青石砌成,毗連正間的幾間小房,也用青石做暗牆,外面再裝桃木壁和地板。
鏡殿的陳設,全由張易之兄弟設計,各個小房用的都是矮腳桌椅,地上鋪了席子,再加上來自西域的地毯。通道上的地板,用油漆得光可鑑人。
至於正殿——那是自有歷史以來最精緻的構築,兩扇大門包上銅皮,上面和普通宮門一樣,用青色點綴成圖案,並且鑲嵌銀絲,銜門環的兩隻獸頭,用了紅寶石做眼睛。進了門,便是七寶屏風,擋住了視線,轉過了屏風,就看到光華奪目的黃金世界。
打磨銅片和鑲嵌需要悠長的時間,鏡殿的外殼造好了四個月,裡面才初步完工。
張易之兄弟當工程完畢之後,故意隱蔽起來,武曌幾次要去看工程的進行,張氏兄弟都藉故推託了,他們要等一個機會——在最有利的時間把鏡殿呈獻給女皇帝。
就在鏡殿行將落成的時候,出征默啜的驃騎大將軍薛懷義,卻被冷落和棄置了。
薛懷義的命運是離奇的,當他以為在仕途可以一帆風順的時候,風向忽然變了——他帶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