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替臨江國拓土千里,不過跟齊王比,那是差遠了,呵。”
武涉微笑,當下接著公孫武的話茬問道:“上將軍,眼下可有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不知道你有沒有興趣再替臨江王拓土千里?”
“哦?”公孫武怦然心動道,“願聞其詳。”
武涉道:“去歲梁王侮辱我王的事情,上將軍應該知道吧?”
公孫武連連點頭道:“知道知道,梁王彭越貪得無厭,曾向楚王索要造紙術、印刷術以及白酒的釀造術,對吧?”
“對。”武涉點點頭,又道,“我王自繼大位以來,何曾受人如此侮辱?由是,我王決意要對梁國用兵,以武力討還公道,前來江陵之前,在下還曾去了一趟彭城,淮南王英布已經決定起兵十萬,助我大楚共擊梁國。”
說此一頓,武涉又道:“上將軍,貴國與我大楚素來交好,說是唇齒相依也不過分,如今我大楚跟梁國大戰在即,貴國是不是也可以從側翼發兵夾擊梁國呢?若貴國願意出兵,則擊滅梁國之後,我王願以南陽郡酬謝臨江大軍。”
南陽郡原屬大漢治下,十年前九江兵變,周殷復歸大楚,靳歙、李左車及所部兩萬多關中老兵遭到了彭越的羈壓,經陳平出面斡旋,劉邦才得以用大半個南陽郡換回了靳、李二將以及兩萬多關中老兵,只保留南陽北部數縣,併入了三川郡。
“南陽郡?!”公孫武聞言大為心動,不過同時也有些猶豫。
能替臨江國謀取南陽郡,公孫武當然很樂意,但他也不是個傻子,他知道這件事的風險極高,現在的梁國可不是十年前的衡山國,梁王彭越更不是衡山王吳芮能比的,二十萬梁軍更是一支虎狼之師,跟梁國開戰,一個不好就會粉身碎骨!
公孫武的猶豫早在武涉的意料之中,當下又丟擲了另外一顆誘餌,接著說道:“上將軍是不是擔心兵力不足?在下臨行之前,我王曾專門叮囑,如果上將軍有需要,我王可以派譴一員上將領一支偏師,假道江陵,配合臨江大軍共擊南陽。”
“哦?”公孫武怦然心動道,“上大夫,楚王真是這麼說的?”
臨江國的壯丁足有二十多萬,不過經常集訓的更卒卻只有七八萬,短時間內能夠召集的更是隻有不到五萬人,這點兵力用來偷襲衡山國那是足夠了,可若是用來攻打梁國那就遠遠不夠了,但若再加五萬楚軍,那又是大不相同了。
“當然。”武涉點頭道,“這支偏師的兵力多寡由上將軍來定,只要不超過五萬,一切都好說,至於這支偏師的糧草供應……”
五萬也是項莊用來遠征巴蜀的實際兵力數量。
項莊之所以決定帶五萬精兵遠征巴蜀,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原因有二:首先,巴蜀平原現在已經超過關中平原成了大漢國最大的糧倉,如此重要的戰略基地,劉邦肯定會留下重兵駐守,楚軍的兵力如果少了,就很難得手;其次,江東跟巴蜀並不接壤,中間還隔著個臨江國呢,楚軍兵力如果過多,則難免引起臨江國的恐懼,臨江王就很有可能拒絕楚軍過境。
權衡再三,項莊決定帶五萬精兵遠征巴蜀。
至於為什麼要違背遠交近攻的鐵則,放著梁國不打卻要舍近就遠跑去遠征巴蜀,這也是項莊跟項他、畢書、百里賢等大臣反覆討論、反覆比較之後得出的結論。
首先,巴蜀是大漢國最大的糧倉,而楚國正面臨著糧食不足的困局,在楚國的成人數量沒有大量增加之前,開墾再多的荒地也是改變不了糧食短缺的困窘局面,可如果能夠一舉拿下巴蜀平原,則糧食不足的難題就能夠迎刃而解。
因為巴蜀平原不僅有千里良田,更有足夠的壯丁和婦女。
其次,巴蜀難攻卻易守,如果楚軍遠征巴蜀得手,則只需少量兵力守住葭萌關,就能擋住漢軍的反撲,假如楚軍在奪得巴蜀之後,還能一舉拿下漢中,巴蜀就將穩如磐石,而關中漢軍卻需時時提防楚軍的奇襲了。
這一來,楚漢之間的戰略態勢就將完全逆轉!
再次,梁國是塊硬骨頭,而且夾在漢、齊兩大強國之間!
先不說以楚國現在的國力,能不能夠滅得了梁國,既便楚國糾集了淮南軍、臨江軍最後滅亡了梁國,最後只怕也是守不住,因為從三川郡攻擊梁地,無遮無擋,而從梁地進擊三川郡,中間卻隔著虎牢天險,戰略態勢上嚴重不平等。
當年項羽、劉邦相爭,項羽在兵力、國力、人力、物力、財力都遠勝劉邦的情形下卻始終無法攻入三川郡,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更何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