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部分(3 / 4)

小說:楚漢爭鼎 作者:懷疑一切

,在梁地東邊還蹲著個齊國!

韓信雖然有了稱帝的野心,可齊國至今沒有解除跟漢國的盟約,韓信對劉邦的敬重也是絲毫不見變質,一旦劉邦邀約,韓信就有很大可能從東面夾擊梁地,真要是這樣,項莊縱有通天徹地之能,楚軍再是驍勇善戰,也絕對抵擋不住。

所以說,攻擊梁國看似符合遠交近攻的鐵則,其實卻是下下策。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項莊之所以決定假道臨江、遠征巴蜀,其實還有一個不可告人的陰險目標!

“五萬,那就五萬!”武涉話音方落,公孫武便趕緊搶著說道,“至於這五萬楚軍所需的糧草,皆由我國供應!”公孫武的如意算盤打得叮噹響,在梁軍主力被牽制在九江附近的前提下,臨江大軍再加五萬楚軍,拿下一個南陽郡卻是綽綽有餘了。

“好。”武涉欣然道,“上將軍,那就這麼說定了。”

#########

次日早朝,武涉在朝堂上向臨江王正式遞交國書,並道明瞭來意。

聽說楚國、淮南國要跟梁國開戰,並且邀約臨江國助戰,朝堂上的文官武將頓時間便炸開了鍋,國相杜洪出班奏道:“大王,我國國小兵少,不宜介入此戰。”

公孫武皺皺眉,反駁道:“國相,我國兵少是事實,可楚王不是已經答應發兵五萬襄助了嗎?有了五萬楚軍為助力,再加上樑軍主力勢必會被楚軍、淮南軍牽制在九江、泗水兩個方向,我臨江大軍趁虛而入,難道還拿不下區區一個南陽郡?”

杜洪冷冷一哂,說道:“上將軍,你莫非沒聽說過‘假道伐虢’的典故?”

第299章 風起雲湧

“假道伐虢?”公孫武聞言茫然,他還真沒聽說過。

朝堂上頓時響起了輕輕的鬨笑聲,公孫武在進宮當侍從之前原本就是個屠戶,只是進了宮之後才驟然得到了當年還是太子的共尉的賞識,在共尉繼位之後,公孫武便如火箭般竄了起來,短短不到兩年時間便當上了上將軍。

不過,公孫武的學識卻是絲毫沒有長進。

國相杜洪面露鄙夷之色,耐著性子說道:“假道伐虢是四百多年前的典故,虢跟虞是晉國附近的兩個小國,晉軍借道虢國滅了虞國,卻又在回國的途中順勢滅了虢國,這麼著名的歷史典故,上將軍竟然沒聽說過?”

公孫武神情尷尬,一時間竟不知道如何應對。

旁邊的武涉也替公孫武的孤陋寡聞感到臉紅,卻還要硬著頭皮替他辯解:“杜國相此言差矣,上將軍博聞強記、學識過人,此在下素知,只是最近軍務繁忙,上將軍一時之間才想不起來這個典故,這卻也是人之常情。”

“對對對對,上大夫所言極是,極是。”公孫武還沒說呢,坐在首席的臨江王共尉已經連聲附和道,“上將軍定是軍務繁忙給忘了,忘了,呵呵。”

杜洪轉身,向共尉揖了一揖,道:“大王,項莊狼子野心,不可不防哪。”

亞相步鄙跟著出班,大聲附和道:“是啊大王,國相所言甚是在理,楚軍假道伐梁恐怕只是假象,趁機圖謀我臨江國才是真哪!”

武涉皺了皺眉,極為不悅道:“兩位這話,卻未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也罷,既然臨江國不願出兵,就當在下沒來過江陵,也沒說過這話!”說此一頓,武涉又向臨江王共尉斜斜作揖,說道,“臨江王,在下告辭了。”

“上大夫留步!”公孫武大急,待喚住了武涉又轉身向共尉道,“大王,我臨江國跟楚國乃是友邦,兩國一衣帶水、唇齒相依,又豈有互相攻伐之理?國相、亞相適才所言,未免令友邦寒心,如此做派,天下還有誰肯做我們的朋友?”

共尉目露柔和之色,問公孫武道:“上將軍,那你的意思呢?”

“臣以為,楚王絕無欺我之心!”公孫武道,“而我臨江國也絕不可錯失良機。”

“嗯,上將軍言之在理。”共尉點點頭,道,“這樣吧,此事就由上將軍全權負責,剋日召集大軍,調撥糧草,協同楚軍、淮南國共擊梁國!”

“喏!”公孫武聞言大喜,當下轟然應喏。

武涉嘴角也綻起了一絲不易察覺的微笑。

##########

當梁王彭越得到訊息時,楚國的十多萬府兵已經在壽湖附近完成了集結,至少二十萬石軍糧也已經解到了壽湖大營,在楚國率先完成集結之後,淮南軍也開始行動,大約五萬左右的淮南軍,正向城父方向秘密集結。

不得不說,在情報蒐集方面,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