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地保善之。既啟棺出屍,方欲以土填空壙,而東方已明。恐為人遇,急抬屍於孔道,以俟官驗。
官至,驗役見屍衣新衣,鞋底踏地無土痕,知非死於路者,遂以盜屍稟官。官令役鎖押地保,勿使遁,亦暫不問屍之由來,惟囑役細驗暗稟。役驗屍嘴角有烙痕,舌無皮,腹中有集塊如拳,甚堅,系熔鉛灌死,一一暗復。官點首不語,堅坐不言歸。蓋以屍既屬盜移,必有以此喊稟者,將以之細究情實,以償屍命也。
移時,果有少婦喊冤,言夫死初葬,被人掘墳開棺盜屍去。官問其夫之姓名、年庚、死葬之日期、所得之病症,少婦歷歷言之。官見婦容飾不雅,必非貞婦,曰:“婦女致訟,必有抱告。汝無之,何也?”少婦曰:“夫弟不家,他無親族。”官曰:“夫之朋友、莊之鄰佑亦可。”少婦曰:“有一人可為抱告。”官曰:“汝知其姓名、年庚乎?”婦曰:“渠姓乙名某,年二十幾歲。”官曰:“渠與汝夫同莊乎?”曰:“否。與氏母家比鄰。”官微哂,立令役將乙傳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