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趕去的人看到此幕全都是一激靈,兩個漢子把大子強行拉開,一探鼻息,涼的透透的。這鄭寡婦好逸惡勞、口壞心黑,可憐了她家的娃,跟著過那些個豬狗不如的日子。
雖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但娃是無辜的。
造孽呀!(未完待續。)
第一百五十六章、院試
等到院試之前,武家大宅的傢俱終於全部打完,池塘的荷花正茂,八角涼亭豎於水中,背靠青山、綠田,遠遠看去,水木明瑟、風光旖旎。
修好的木橋結實、寬大,紅漆古樸,底下是潭水幽幽,正好連通著換水渠,避免池塘的水變成死水,又有小橋流水的意境。
挨山處的路又清寬了些許,兩側種滿了果樹。
八、九月已經不屬於荔枝、橘子成熟的季節,武暖冬特意買了蘋果樹種下,現在果子結滿枝頭,在武家的默許下,不少村裡娃偶爾會爬上樹摘下一兩個嚐鮮,卻從沒有人惡意浪費或者大量往家搬的。
如今全村富裕的越來越富裕,窮苦的越來越窮苦。
不說二賴家,就算勤快的圓子,家中仍是一副勉強飽腹的狀態。
那十戶乾巴巴的眼熱,沒別的辦法,哪怕沒皮沒臉的求武家,也要看人家願不願意答應。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武暖冬也不是聖母,該搭把手幫的她都幫了,其他人愛怎樣怎樣,不關她的事。
趁著兩個哥哥去院試考試的機會,武暖冬打算看看欽州城的商鋪,具體幹什麼還沒想好。絕不是因為沒有好貨,相反,是貨太多難以抉擇。
欽州城挨近海岸,商船往來,所以欽州的鋪子極火,商品種類更是繁多,各種稀奇玩意很容易讓人接受。
此次來欽州的除了兩名應試的,還有武暖冬、錢氏、鄭文和武老爺子。並且帶了武甜、武蜜和張嫂以及哥哥的兩個書童。
幾人一路商量,最後還是有顆治病救人之心的鄭文拍板決定,要是有合適的店鋪。就先開一家廉價藥鋪。和醫館不同,藥鋪只有一個坐堂大夫,以售藥為主,基本上不會與欽州的醫館有任何競爭衝突。
貧困人家完全可以在醫館看病到藥鋪抓藥。
武暖冬首肯的點頭,平價藥店在現代也是有很多的,存在即是道理,不用大賺。只要能把本錢保回來就成。
鄭文在柳州給了兩家大戶老爺治過病,手頭有幾百兩存銀,一路上帶著災民趕路花費了不少在吃食上。剩下的足以租個小鋪子。
只是武暖冬不想租用,租的畢竟不是自己的,若是生意火指不定會有什麼後續麻煩事,生意不火。那也是幹賠錢至少要熬過整年。遠不如買個鋪子。賠了換行或者租出去都可以。
離應試提前兩天到了欽州,為了不影響考員的情緒,鄭文只是打聽了幾個牙儈的住處。直到考試當天,一家人才約見了牙儈,看有沒有合適的鋪子現售。
來的三個牙儈手裡剛好有現成的鋪子,問了問價,其中一個價格高的離譜便當即拒絕了。
剩下的兩個牙儈,一個負責城東、一個負責城西。武家人對欽州城不算熟悉,打算都看看再決定。
一人一天。分開約好了看鋪時間,今天正好去城東。
城東住家頗多,七八條街都是。不過商鋪少,一條街只有一家雜貨鋪,另外一條街零零散散的有五六家小鋪子,剩下的街巷亦是如此。賣的多是日常家用,售價不貴,面積約有十平米左右,實在是不大。好在其中一條巷子裡有三間連著的是一戶人家的鋪子,同時出售,若是一起買,價格方面會有優惠。
三間房子打通後會有三十多平,做藥鋪勉強可以,一千兩銀子的價格在街首很划算。但是武暖冬並沒有看中,她想要帶有後院和庫房的鋪子,否則不但藥材沒地存放,藥童也沒地方住。
城東的房子看了看,沒有什麼特意中意的。
一行人回了客棧,準備第二天再說。
而今不是飯點,客棧一層有些空蕩蕩的,其中一張餐桌後坐著一人,他見到武暖冬他們走進來後,眼一亮,起身招呼道,“武老爺子、暖暖!”
“程伯?”武暖冬詫異的跑了過去,“您怎知道我們在這裡?是專門來找我們的嗎?”
程管家笑眯眯的點頭,“我是收到家裡的來信,得知兩位少爺中了童生,必然會在這幾天來欽州院試,所以才打探到你們的行蹤。”
程子境在靈山學府進學,程管家就飄在外面四處處理店鋪的事情,一直沒有歸家,現在能在欽州碰面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