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了。
“程伯,給您介紹下,這是我大嬸孃,這是我鄭爺爺!他們前兩個月就回來了,只是你們一直沒有在家,無緣一見!”武暖冬嘟嘟小嘴,很是心喜,“鄭爺爺、大嬸孃,這位是咱們村程家的大管家,當初就是程伯和子境哥帶我們進的高門村,也是程伯幫忙我們才在村裡落了戶。”
錢氏和鄭文自是一番感謝,程管家連稱不敢當。
客套幾句,幾人坐下,讓小二上了壺好茶,程管家從懷裡掏出幾封信,厚厚一沓,數起來得有一天一封的量,“暖暖姑娘,這是我家少爺給您的信,若是有回信可以交給我,過兩天我要去靈山縣一趟。”
武暖冬接過,有些苦笑,“程伯,我只有時間回一兩封,明天還要出門呢!”
“是有何事?”程管家關切的反問,“泰和樓在欽州城有段日子了,多少混熟了些,有事的話,不妨說出來大家商量。”
鄭文捋捋小鬍子,“是想開個藥鋪,所以這兩天暖暖跟著我們一起去看店鋪了,今天看城東的不大合適,明天會去城西看看。程老弟,你想想有何門路嗎?”
程管家蹙眉想了想,“我回去問問掌櫃的,他是欽州本地人,認識的人多,或許手頭有資源。”
武老爺子抱拳,“那便麻煩了!”
“您客氣嘍!”程管家回以禮,“等會去泰和樓用餐,我以為吩咐他們留了雅間,千萬別拒絕,這泰和樓能有今日,多虧了武家。”
老爺子沒有推辭,兩家關係不錯,沒必要過於生疏客套。
院試要三天,考秀才更是嚴謹,這三天不得出殿,吃住全在裡面。
無需顧及兩個考員的晚餐問題,索性幾人跟著程管家去了泰和樓,就手轉轉附近的商鋪。(未完待續。)
第一百五十七章、生意
城西的房價虛高,房型也極好,卻是富貴人家住的宅院,有幾棟高大上的酒樓豎立其間,總體來說不適合開藥鋪。
還好程管家帶來了好訊息,泰和樓所在的那條熱鬧街巷有家雜貨鋪子要轉手,老闆的兒子在錦州發了家起了大宅院,準備把家中老父接走享福,那間鋪子原本想要租出去,年年收租即可。
所幸泰和樓的掌櫃跟此人頗熟悉,便提及了出售一事,銀錢方面應該是便宜不了,但房子確實不錯,兩層小樓。第一層是大開間足有四十平米,可以售賣平價藥材;第二層三個隔斷,一間能做庫房、一間可以出售珍貴藥材,另外一間準備給坐堂大夫和掌櫃當短暫休息的地方,後面有個小院,兩間規整的柴房。柴房收拾出來,既能存藥又能讓小二夜宿。小院面積也有十五平米,平時篩篩藥足以。
一套街正中的商鋪二千五百兩,價格在這一帶適中,主要它位置很好,左邊挨著居民區,右邊挨著商業區,離著醫館有兩條街的位置,方便病人拿藥。
怨不得主家之前不肯賣,這個位置即便不賣平價藥,隨便開個什麼,經營有方的話都是容易賺錢的。
武暖冬當即拍板,買了。
她和鄭文合股經營,她出房產和藥材,鄭文出人手和技術。
表面聽起來似乎武暖冬出的錢多,但實際上,她也省了很多事。
人手方面包括了尋找坐堂大夫和掌櫃。以及他們每月的工錢,藥童則在武家下人裡選拔。技術則是結合武暖冬提及的藥丸,由鄭文開發研製成藥。
武暖冬不過是前期房產的投出。家裡那成片的藥園也足夠供應貨用。但是鄭文不僅要負責管理監督,還負責了藥品的開發。
好在鄭文也有不少的師兄弟,他們多少是有名的大夫,雖不可能去小藥鋪當個坐堂大夫,可他們還有不少徒子徒孫,這些人還不夠獨當一面的資格,卻足以審查藥方。幫助拿藥的百姓審視所需藥材適不適合。等到幹上幾年,積累些經驗,才能出師替人看病。
至於藥丸的製作則由鄭文培養出來的藥童完成。這些藥童都是武家的家僕,絕對能保證藥方不會被洩露,況且藥童成長起來便能替代坐堂大夫,為以後打下了基礎。
雖是比平常忙了很多。鄭文卻一點都不在意。他拿到那些武暖冬抄錄的成藥之法時,眼睛便通亮,治病救人一直是他的宗旨,而今,藥丸的出現,大大減少了熬藥和存藥的不便,尤其是感冒丸劑、退燒藥丸等這種藥品簡直是娃們的福音,要知道有多少孩子因為不能及時退燒。而毀掉了腦子,甚至失去了性命。還有癒合散、止瀉靈等。都是惠國惠民的便宜好藥呀!
所以在店鋪裝修、人員培訓的期間,他是一頭扎進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