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1 / 4)

毒草……耽誤了,望姑娘不要見怪!”

毒草就是盲眼的原因吧?

俞清瑤怎麼會怪罪?得到父親的詩集,這種歡喜超過了一切,激動的眼中泛出淚花——儘管詩集不是寫給她的,但畢竟是父親的物品,今生今世不奢求見到父親一面,知道他想過她,就足夠了,其他書友正常看:!

“我父親身體怎麼樣?”

“令尊身體康健……呵呵,其實姑娘看看詩集,想知道的都在裡面了。對了,我家小主人還有話吩咐。這詩集之所以沒有早轉送與姑娘,因為私心。小主人讓人雕刻了,準備刊印成冊,廣發各處書店,也好讓更多的人知道俞探花的詩詞。事先沒有經過姑娘的同意,萬望原諒!”

“不怪不怪……”俞清瑤非常激動,“為父親出版詩集,本是我這個做女兒該做的,世子幫了我,我怎麼會不知感恩,反而責怪呢?勞煩嬤嬤替我轉告:多謝世子美意,清瑤無以為報,只能在佛前上柱香,祈求他康健長壽、事事如意。”

“託姑娘的吉言。”孫嬤嬤笑著點下頭。正事說完,她與杜氏聊了下家常,沒過多久就告辭了。

沐天恩接過《俞半山詩集》,隨手翻了兩頁,頓時被吸引進去了。

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散入珠簾溼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此詩瑰麗浪漫,氣勢渾然磅礴,讀來意氣激盪,彷彿置身與冰天雪地中,與百萬將士同存,那等壯逸的情懷,根本是長年累月呆在繁華世界中人,無法想象的,也是極度缺乏的。

沐天恩呆立不動,許久才發出一聲長長的感嘆——難怪父親執意將妹妹嫁給了他!

俞清瑤並不在意父親的詩才是好是壞,她前世被父親“探花”之名連累了,其實心中對“詩詞”有些反感。餓到極處,詩詞能當飯吃嗎?都是些虛名的東西。(未完待續)

八十六章 兄弟

薄薄的詩集,對於吃了太多貧窮生活苦難的俞清瑤,無法想象它的影響力有多大。一來,上面的大半詩詞,她前世早就聽聞過了,耳熟能詳,自然不知初次吟誦它們時,外人滿心的驚豔與讚歎;二來,父親的絕世才華,似籠罩在她頭頂上的陰雲,時時刻刻拘束著她,受的拖累數都數不清!

景暄特意派人來告知,詩集已經出版刊印,她渾不在意。所以不知道,僅僅兩天,書店裡的《半山詩集》賣空了!無數人蜂擁而來,希望在第一時刻擁有一本《半山詩集》。而至於到的,則是如痴如醉,茶飯不思,整日與友人討論其中的一篇篇絕妙詩詞。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殺人亦有限,列國自有疆。苟能制侵陵,豈在多殺傷。

在京城學子、百姓的心中,對邊塞的印象一直是苦寒的不毛之地。那裡生活的,除了粗魯的下等人,就是一些犯官罪民的後代。俞探花名聲鼎盛,可去了北疆多年,什麼樣的意氣也被消磨一空了吧?可看到這些感人的詩詞,才知道什麼叫豪邁,什麼叫曠達!

況且詩集中不僅僅有關於邊塞的描寫,更有追憶江南風光的,近在身邊,感慨更多。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江南憶,最憶是通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

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

人們驚歎著,讚美著,全《詩集》一百零八首詩詞,隨便哪一首都能讓普通的學子一舉成名。而這麼多詩詞,居然出自俞探花一人?老天何其鍾愛他啊!

古時,有人形容才華絕頂的人為——才高八斗,:。意思天下的才華總為十鬥,一人就無賴佔了八斗……毫無疑問。說的就是俞半山。可恨啊,這不是斷絕其他人的詩路嗎?此《詩集》一出,同時代的人還有誰敢班門弄斧?

雖然有人發出疑問,前後詩詞的風格變化太大。有“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的曖昧婉約,也有“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的直抒胸臆。還有“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恬靜優美,完全不像同一個人寫出的。

但是,俞探花在邊疆八年多了。八年的時間不短,尤其是處在一個人精力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