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匣子放在床頭,她撥出一口氣,脫去外衣,半睜著眼半閉著迷迷糊糊睡了一會兒。一時想到景暄的處境比她還艱難,人家都沒放棄,她也不該放棄希望,一時想日後該如何行事。
五更的時候,忽然驚醒!
老天,廣平光地喜怒無常、聖心難測,她怎麼忘了那道影響深遠的聖旨!(未完待續)
一四七章 護身符
五更天,天還沒亮,:。極遠處天與地的邊緣或許起了一絲橘紅闇弱的光芒,但京城裡仍是伸手不見五指,四下絕對安靜,犬吠雞鳴一聲且不聞。烏黑烏黑的夜風裡,俞清瑤緊緊裹著斗篷,親手提著垂纓燈籠,搖曳的光芒照著東西兩座。迷濛睜著眼,懷揣鑰匙的大丫鬟紋繡、繪繡,去了西樓把門開了。
“姑娘……風大、夜涼,當心身子骨。”
對於俞清瑤的任性要求,紋繡繪繡無法說個不字——自打她們來,姑娘處處恭敬,不曾有一絲慢待,現在病中,脾氣怪些也是常理,怎能為些許小事就毀了這些日子的印象?她們還指望日後放出去嫁個好人家呢。
俞清瑤唔了一聲,無心理會,進了黑壓壓的裡。俞老爺子命人送來的三萬餘冊書籍,泰半儲存這裡,少數清理好名單目錄的,才放到東樓。親手拂過裝滿了珍本、孤本的一個個箱子,俞清瑤深深吸了一口不知書本陳香,還是朽木書架的氣息,站了一會兒,忽然呵呵的低笑起來。
不久,這笑聲漸漸變大,壓抑不住的大笑著,:。
紋繡、繪繡站在門外聽了,都覺得怪異,可出自彼此心知的目的,兩人眼神交匯,交流片刻,扭過頭,裝作沒聽見。
俞清瑤笑累了,挑了個高矮適當的箱子,坐了上去。心中,充滿了“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的荒謬與慶幸。
託俞子皓的福,她做了一個怪夢。夢裡她被數不清的書籍壓得喘不過氣來,弟弟指責她搶走了屬於他的東西,橫眉豎目,意欲奪回;忽然從天而降一道聖旨。說要皇帝下令收集天下藏書,哪個不上繳,全部捆了!俞子皓銷聲匿跡。脖子上了枷鎖的她連忙對官兵大喊,我願意我願意……
就是這麼一個夢,令俞清瑤忽然想到。廣平皇帝自封“文治武功”,“千古一君”來著。武功麼。大周擴充版圖東夷,又牢牢剋制蠻夷於國門外,在位三十八年來國泰民安,沒有發生過大的叛亂,可以說的過去;至於文治,修撰了《廣平大典》!
這部叢書,可了不得。分經、史、子、集四部。共收錄古籍三千五百多種、七萬餘卷,裝訂成三萬六千冊,要建一座來收藏它!可算是古往今來,最大的叢書了。
俞清瑤記得,自己前世初來京城,就聽聞皇帝下聖旨收集圖書了,但許多王公貴族不大放在心上,各種敷衍塞責,心腹老臣各省的巡撫總督,也覺得耗財力物力修書。沒什麼意思。只有一個六部的小官上表分析厲害,總結這是有利於民、有利於教化,有利於大周千秋萬代!還與守舊的老臣子進行了一場轟轟烈烈的辯論,這才把修撰《廣平大典》的事情敲定了。
廣平帝。深通帝王之術……可以罵他是暴君,但不能說他是昏君!廣平元年、廣平十三年,廣平二十九年,下了三次詔書,又耐心等了九年,終於等到凝聚無數人心血的《廣平大典》面世。他晚年嗜殺,多疑且暴戾,親生兒子也不放過,站錯隊的官員動輒抄家流放。唯獨翰林院修撰《廣平大典》的官員,認誰構陷也不曾被牽連!平安順遂的度過雲波詭譎的危機,修撰成功後,廣平帝大喜,稱自己對得起列祖列宗,又一個個加官“文淵閣大學士”“文溯閣大學士”,新帝繼位,對幾位主編也是敬重有加,進封太師、太傅、少師、少傅,清貴的不能再清貴,又在史書上流芳百世。
可以說,跟編書連到一塊,百害不侵啊!換做以前,她不敢想,可有了這三萬冊珍本孤冊,只要聖旨一下,她便響應進上,皇帝為了編撰《廣平大典》,還不得下旨褒獎?
不,是肯定會下旨褒獎的!為了讓其他人也把珍藏的書籍進上。
淑慎性成,勤勉柔順……聖旨上隨便什麼稱讚,日後誰還敢指責她名譽有失?似林佩、杜芳齡這種事再發生,她都不用當面澄清了,否則,就是質疑皇帝!俞清瑤笑得眯起眼,渾身輕快極了,覺得那種在船上顛簸,哪怕再努力也避免不了船沉落水的命運……遠離她了。
今年廣平二十九年,不是年中,就是年尾。
她只要靜靜的等待皇帝下旨,如是而已。
……
有了希望的曙光,俞清瑤風寒終於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