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3 / 4)

小說:不可思議 作者:九十八度

裡那種“意外”感覺也消失的無影無蹤。

這次宋子豪笑得很開心,因為他也在想,或許真的會是一種不明生命存活在那裡面呢?或許真的可以用自己的知識,去安撫地球以外的“倖存者”呢?當他注意到除了他和劉靜萍、烏仁圖亞、張鵬翔之外,最後一位不穿軍裝的小組成員時,宋子豪臉上的笑容還沒有消失。那個人一直坐在那裡默不作聲的聽著總指揮講話,臉上的表情沒有太大變化,地質學家:甘勇,這個名字在宋子豪腦海裡閃過。甘勇好像把思想滴水不漏的包在自己肥胖的腦瓜裡讓人難以琢磨……

“各位,我再重複一遍,”總指揮的聲音再次把所有人的注意力吸引過去,“安全問題請大家放心,我們給大家配備上武器只是為了預防萬一。”總指揮在膝上型電腦上cāo作了一番接著說:“以前我只是跟大家談了一個概況,我們現在要開始講述我們的行動方案中心要點。”

大顯示器上出現了那個鋼鐵框架的監控現場,“6月11rì我們第一次聽見了那種聲音,之後我們利用各種辦法錄製了那種聲音,在調查這種聲音的過程中甘勇博士可以說是功不可沒,”他看看坐在他旁邊肥頭肥腦的那個人笑了笑說,“甘勇博士是中國地質勘探局的地質物理專家,甘勇博士為我們這次特殊任務帶來了目前中國最先進的地質勘探工具,他的到來給這一現象做了最合理和最權威的解釋,同時也為我們能夠成功挖掘出這個700米深的井道做出了貢獻。”

甘勇似乎顯得很拘謹,只是看了看大家微微點了點頭。

“岩石的錄音功能,大自然真是神奇。因為它幫助我們記錄了一段幾百年前所發生的事情。”總指揮笑了起來,“可是,更神奇的還在後面。那就是我們調查‘岩石錄音’的過程中,也就是在6月20rì我們在安裝軍用訊號基站時老是受到干擾,才發現了這種不明訊號。開始我們認為是地球磁場在作怪,可是相關專家對這種不明訊號進行了監測、監聽和科學分析,經過反覆與無線電管理機構頻率臺站龐大的資料庫進行對比後,確認這種訊號無記錄。”總指揮頓了頓接著說,“於是,我們做了更進一步的調查。根據我們的調查資料顯示,在地下700米左右的一個裂縫中發現了一架至少停留了500年的太空飛行器。”他用手指了指螢幕上的監控現場,“所以,我們在6月27rì開始了這項史無前例的工程。”

總指揮在膝上型電腦上cāo作了一下,螢幕上又出現了另一個監控現場。“各位,我們在太空飛行器周圍安裝了8個監視器,現在我們看到的就是安置在離這架太空飛行器最近的監視器,大概有60米左右的距離。”

“天啊!這簡直令人難以置信,”劉靜萍興奮的說。

“你。。。;你;看過STARWARS嗎?”烏仁圖亞聲音有些激動的看著宋子豪問。

“不,我沒有看過《星球大戰》,”宋子豪說,“原來我們在宇宙中真的並不孤單。”

看到螢幕上出現的場景,在場人員一片譁然。

①:由於作者在創作小說時鄭集教授身體依然康健,之後因為種種原因作者延遲了創作,期間鄭集教授於2010年7月29rì與世長辭,享年110週歲。為了使小說更具真實xìng,所以將小說裡面的鄭集教授寫得依然身體健康。

第六章 行動之前

() 我們稱呼的英雄人物不是那些以思想或力量得勝的人。我所稱呼的英雄人物僅僅是那些有高尚德行並付諸於行動,造福人類的人。

——羅曼羅蘭

監控現場,顯示出一個巨大的不規則三角形裂縫,裂縫的頂部和四周用幾十根粗壯的金屬柱子支撐,看上去非常牢固。藉著佈置在裂縫兩邊隧道燈微弱的光線,在裂縫的盡頭隱約看見一個酷似磁懸浮列車頭部的近似銀灰sè的物體停留在那裡,不過看上去要比磁懸浮列車頭部的體積大出至少十幾倍,給人的第一感覺是看上去非常陳舊,只能模糊的看出其邊緣呈圓弧狀的流線型。它的後半部被擠壓在裂縫中。

“這就是我們發現的太空飛行器,”總指揮的臉上帶著微笑,他接著說,“這架飛行器至少有三分之二被壓在裂縫的泥土裡。它的寬度大約有102米,大家可以看到在裂縫中起到穩固作用的金屬柱子,柱子的高度已經超過31米,所以說這架飛行器的高度起碼在25米左右。從我們看到的這架飛行器的前臉開始一直到它的尾部逐步變窄,這段距離已經超過210米。這是我們透過儀器檢測到的最接近正確答案的資料。”這時候總指揮臉上的微笑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