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卻是一位年邁的託缽苦行僧。
苦行僧的形容枯槁,身材瘦小,穿了一件灰布僧袍,雙足赤裸手拄禪杖,像是每一步都走得極為吃力。
楊恆師從雲巖宗,潛移默化中對出家僧人均抱有好感。見這苦行老僧不畏山高天寒翻越雪峰,不禁起了同情之心,更不由自主聯想到自己今日境遇道:“我不正也如這位大師一般,以單薄之力在挑戰世間險峰,雖生死難料卻終不肯放棄麼?”
有此一悟,他心血來潮飛奔下坡,來到苦行老僧近前,恭敬有禮地合十唱喏道:“大師,山高路險積雪難行,莫如讓弟子助您一臂之力。”
苦行老僧停下腳步,口中撥出茫茫白氣,望著楊恆微微笑道:“哪來的山,哪來的雪?老衲為何全沒看見?”
楊恆怔了怔,醒悟到這老僧正和自己打禪機,因也笑道:“是弟子愚昧。”
苦行老僧拄杖繼續前行,蒼老的嗓音道:“小師父為何在此流連不去?”
楊恆跟在老僧身邊,回答道:“弟子正在找尋一個地方,卻連日來一無所獲。”
苦行老僧道:“你未能找見它,只因眼為心蒙,心為恨蔽,再尋萬年也是枉然。”
楊恆心頭一動,察覺這苦行老僧話中似有深意,問道:“大師何以知曉弟子滿懷仇恨?”
苦行老僧笑而不答,用禪杖遙指高聳入雲的峰頂道:“你看得見這山巔麼?”
楊恆不明所以地點點頭,老僧道:“我們一起爬上去!”
兩人相偕緩行,足足用了三個多時辰才登到峰頂。
老僧走得雖慢,可氣息細緩毫無缺氧疲憊之色,站在峰頂笑問道:“小師父,你還能看見這山巔麼?”
楊恆不禁朝腳下望去,先前那萬仞破空的險峻峰頂,此刻已化作腳下一方平坦開闊的銀白雪地,他身軀劇震,心靈福至地向老僧躬身說道:“請大師點化!”
苦行老僧猛然舉起禪杖“砰”地打中楊恆後膝。以楊恆今日足以誇傲仙林的卓絕修為,竟也躲不過對方這輕描淡寫的禪杖一掃,腿上發軟撲倒在地。
楊恆耳聽老僧如梵音天籟般地誦道:“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還是山……諸行無常,諸漏皆苦,你若不能放下自我,這山終究是山,這恨依舊是恨,東崑崙來也白來,去也白去,便似閉目夜行,枉在世上走過一遭。”
楊恆的臉貼在冰涼的雪地裡,遙望蒼穹如海群峰似濤,一種前所未有的渺小感覺升上心頭,不由自主地脫口隨誦道:“諸行無常,諸漏皆苦……來也白來,去也白去——”
苦行老僧的臉龐上似露出一絲笑容,和聲問道:“山在哪兒?”
楊恆像是受了催眠,輕囈著答道:“見山不是山!”
苦行老僧點點頭,又問道:“你在哪兒?”
楊恆再答道:“諸法無我,無處不在,無處可見。”
苦行老僧彎腰伸手按住楊恆頭頂,含笑說道:“善哉,善哉,你已下得山來。”
楊恆知道,老僧此時所說的“山”實是指自己胸中的仇恨與心魔,經此一悟業已海空天空,禪心大進,再不會因一時無明妄動而失去方向。
他心生靈性,立刻起身盤腿坐地,就在這雪峰之巔天廬之下,進入無我忘塵之境。
多日的尋覓之苦,風塵困頓,在不知不覺裡一掃而空,彷彿進到了一片從未想象到的喜樂平和嶄新天地。
待楊恆重新睜開雙目時,天色已然大黑,山頂上飄起漫天風雪,落下的雪片積在衣發上,已將自己包成一個雪人。
盤坐在他對面的苦行老僧也在幾乎同一時刻睜開了眼睛,向楊恆發出無憂無喜滌盪心塵的慈和一笑,說道:“小師父天賦慧根,莫要辜負了。”
楊恆向苦行老僧由衷地一拜到地道:“多謝大師點化!”
苦行老僧搖頭道:“你不必謝我,老衲此來是受了明燈所請,接你回峨眉。”
“明燈大師?”楊恆詫異問道:“他怎會知道我來了東崑崙,大師您是……”
“老衲空照。”苦行老僧微笑道:“你那晚離開白頭峰,明鏡師侄即有書信飛抵峨眉,要明華師侄設法沿路攔截。明燈卻找上了老衲,奇'…'書'…'網請我前來東崑崙勸說小師父。這幾日老衲運用菩提心功演算你的行蹤,再以天眼通留心查尋,總算不負所托。”
楊恒大吃一驚道:“您就是明燈大師的恩師空照神僧?”
苦行老僧道:“狗屎空照,牛屎神僧。譬如朝露,轉瞬虛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