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誥蘼貢磺寰�鋇簟�
。。
楊嗣昌的英明(3)
崇禎慌亂之下,急調正在剿“刁民”的洪承疇、孫傳庭保衛京師,洪出任薊遼總督,孫出任保定總督。
楊嗣昌的議和計劃由此失敗,而等著他的是農民武裝。
楊督師之死(1)
由於中原洪承疇、孫傳庭的兵力全都調到北京附近,而且清軍撤退後,崇禎皇帝又沒有及時向中原回防,致使中原空虛。一時間,在湖廣接受招撫的張獻忠等部農民軍,於崇禎十二年(1639年)五月初六日重舉義旗,並且大敗左良玉所統率的官軍,原先接受招撫的各部農民軍紛紛起兵響應。在商洛山中的李自成也糾集舊部,進入河南。形勢急轉直下,喜歡把人往監獄送的崇禎立即下令逮捕直接責任人——督師總理熊文燦。熊文燦倒不如稱為笨熊,如果不是洪承疇與孫傳庭以及左良玉在中原,膽小懦弱的他就被扔進監獄了。
這個時候的崇禎想到了推薦過熊文燦的楊嗣昌。楊嗣昌也明白這個道理,自己推薦的人出現了問題,自己肯定要負責任。而這個責任就是要他親自前往湖廣代替熊文燦督師,當初,楊嗣昌提出的“安內”現在就需要他自己來親自實現了。
楊嗣昌這個人最大的優點就是,他能預見到任何發生的事情所引起的後果。在他面前有如下幾個問題:第一,他是必須要去“安內”的;第二,現在提“安內”似乎有些晚了;第三,他此去肯定是九死一生。因為即使不被農民武裝打死,也會被朝臣們罵死。首先是農民武裝開始蓬勃發展,其次是他推薦的笨熊失敗,最後,他當初曾主張增加的剿餉、練餉招來朝野上下許多人的反對。這一切都讓他為自己的未來考慮了很久。於是,頭腦清醒的他不等崇禎開口,就主動要去湖廣,代替熊文燦那隻大笨熊督師。
早先他剛與崇禎見面時,他就提出了增加剿餉、練餉、增兵事宜。事實上,他增兵增餉是為了實現“四正六隅,十面張網”的圍剿計劃。按照他的設計,陝西、河南、湖廣、鳳陽為“四正”——即四個正面戰場,要這四處的巡撫以“剿”為主,以“防”為輔;延綏、山西、山東、應天(南直隸)、江西、四川為“六隅”,要這六處的巡撫以“防”為主,以“剿”為輔,這四正、六隅加起來就是“十面張網”。總之,不論主戰場在哪裡,都要佈下羅網,形成圍剿之勢。他當時就向崇禎保證,下三個月苦功夫,了十年不結之局。
楊嗣昌是個人才,一年後,這一計劃顯出威力,熊文燦大力招撫,張獻忠等部農民軍陸續接受招撫;洪承疇、孫傳庭在陝西圍追堵截,李自成等部農民軍幾乎全軍覆沒。至此,造反大軍已撲剪殆盡,“十年不結之局”似乎就要了了。
但是,也只有他自己明白,想要實現這個理想,前提條件是與滿洲人議和成功。可如我們所知道的,與滿洲人的議和並沒有成功。當皇太極揮師南下,崇禎皇帝把中原大半兵力調到北京的時候,他的這種理想就順理成章地破碎了。
但是,崇禎皇帝似乎還不知道楊嗣昌理想的破碎,他在與楊嗣昌探討“安內”的方法時,楊嗣昌只能憑藉想象了,第一,對李自成部要用離間,第二,佈置兵餉運輸,第三,希望他能封左良玉為“平賊將軍”,以鼓舞士氣。
最後,他決定把督府設在襄陽,然後又重申對滿洲人還是以招撫為上策。雖然,他知道此時的滿洲人已經不僅僅滿足於要大明的銀子了。但他還是將自己的想法說給崇禎聽,在他看來,自己只要活著就應該把正確的方法傳授給皇上。
該年九月初六,崇禎在平臺為他餞行,並且送給他一道親筆書寫的詩:
鹽梅今暫作干城,
上將威嚴細柳營,
一掃寇氛從此靖,
還期教養遂民生。
當楊嗣昌讀完這首詩,他幾乎想哭出來,“鹽梅”是調味之品,喻指整治國家所需之賢才。崇禎的意思太明顯了,希望他能馬到成功。
楊嗣昌心裡明白,自己這一調味品是苦的。
二十多天後,他到了襄陽,第二天就在行轅中升帳理事。他的思路很清晰,在各路農民武裝中,張獻忠最難對付。為了全力對付張獻忠,楊嗣昌下令:赦免農民軍將領羅汝才等人的罪狀,唯獨張獻忠不赦,有擒斬張獻忠者,賞銀萬兩。
。 想看書來
楊督師之死(2)
張獻忠立即派人在楊嗣昌的行營衙門中張貼傳單,上面寫著:“有斬閣部(楊嗣昌)來者,賞銀三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