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不及,便是過之,於是便產生了太多的悲劇。因此,我們只有真正把握了舍與得的機理和尺度,才有可能獲取開啟人生成功之門的鑰匙。要知道,百年的人生,也不過就是一舍一得的重複。
世界沒有絕對的“得”,也沒有絕對的“失”。也許你得到了一個###,卻失去了一個梨;也許你失去了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卻得到了一個溫馨的家庭。我們常說一個人要拿得起,放得下。而在付諸行動時,“拿得起”容易,“放得下”難。所謂放得下,是指心理狀態,就是遇到非常大的###時能把心理上的重壓卸掉。
捨不得放棄,這也正是“窮忙族”窮忙的一個原因。
在得失之間,人們的心像座鐘一樣搖擺。但你要知道,其實放棄也是一種智慧。儘管你的精力過人,志向遠大,但時間不允許你在一定時間內同時完成許多事情,正所謂:“心有餘而力不足。”就如把眼前的一大堆食物塞進嘴裡,塞得太滿,不僅腸胃消化不了,連嘴巴都要撐破了!所以,在眾多的目標中,我們必須依據現實,有所放棄,有所選擇。
俄羅斯著名男低音歌唱家奧多爾夏賓13歲的時候,來到喀山市的劇院經理處,他想加入合唱隊,但他正處在變嗓階段,結果沒被錄取。過7年,他已成了著名歌唱家。一次他認識了高爾基,給他談了自己青年時代的遭遇,高爾基聽了,出乎意料地笑了,原來就在那個時候,他也想成為該劇團的一名合唱演員並被選中了,不過很快他就明白,他根本沒有唱歌的天賦,於是退出了合唱隊。
法國哲學家、思想家蒙田說過:今天的放棄,正是為了明天的得到。
華裔科學家、諾貝爾獎得主楊振寧的成功,就是因為他勇於放棄的結果。
“物理學的本質是一門實驗科學,沒有科學實驗,就沒有科學理論”楊振寧深受這種觀念的影響,於1943年赴美留學,留學期間,楊振寧立志想撰寫一篇物理實驗論文。經由費米教授的安排,楊振寧結識了素有“美國氫彈之父”之譽的泰勒博士,並跟從泰勒博士做理論研究,他還順利成為了艾裡遜教授的6名研究生之一。楊振寧在艾裡遜教授的實驗室裡工作了近兩年,曾一度被艾裡遜實驗室裡的成員戲稱為“爆破專家”:凡是有爆炸(出事故)的地方,就一定有楊振寧!這都是由於楊振寧的動手能力比別人差,經常會出試驗故障。
因此,楊振寧開始重新審視自己,在泰勒博士的關懷和開導下,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楊振寧放棄了寫實驗論文的夢想,進而把主攻方向改變到理論物理研究上,自此走上了物理界一代傑出理論大師的道路。如果楊振寧一條道走到黑,不肯放棄最初的夢想,恐怕至今“楊振寧”也不過是一個默默無聞的符號。
人生之中有時擁有的內容太多太亂,心思太複雜,負荷太沉重,煩惱太無緒,###的事物太眾多,妨礙著人們生活的秩序,無形而深刻地損害人類。
不懂得放棄的人,在生活中總將兩眼盯在眼前的標杆上,一生就像北方臘月的濃霧,模糊不辨方向。就只管一路忙,一路走,不思考,不回頭,越走路越窄,最後不知不覺鑽進了“窮忙”怪圈。然後便一味地自怨自哀,自暴自棄,於是青春美麗的容顏與悠悠歲月擦肩而過恰如風過竹面,雁過長空,就像蘇東坡的人生長嘆“事如春夢了無痕”。
很多人大概都看過電影《臥虎藏龍》,片中有這樣的一個場景:男女主角坐在一個涼亭之中,亭外竹林翠綠,涼風徐徐,一片與世無爭的怡然自得。其中主人公有這樣一句對白:“我的師父常說,把手握緊裡面什麼也沒有,把手放開,你得到的是一切!”
生活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很多時候你需要學會放手,放手不代表對生活的失職,它也是人生中的契機。然而學會放手要比學會緊握更難得,因為那需要更多的勇氣。
如果一生不懂得去選擇也不懂得去放棄,那一輩子就永遠也不會得到快樂。
漫漫人生路上,只有捨得了放棄,才能甩掉“窮忙”的包袱輕裝前進,才能不斷有所收穫。一個人倘若將一生的所得都揹負在身,那麼縱使他有一副鋼筋鐵骨,也會被壓倒在地。在人生的關鍵時刻,懂得放棄小利益,不為小恩小惠所動,這是擺脫“窮忙”的根本。當然,用自己的利益做賭注,即使再小,也不是任何人都願意去做的,這就要求我們要有長遠的眼光,要敢於下注。
txt小說上傳分享
好鬥成性
競爭不是爭鬥。有些“窮忙族”誤把競爭認作是爭鬥,抱著“與天鬥其樂無窮、與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