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鎮國公問起了巧真。
“這個面是拌湯汁來吃的。”巧真上前給二人拌好了。
雖然二人並不太喜歡酸甜的口味,可第一次吃還是新奇的,風捲殘雲,二人把面都吃了,然後一人喝了一碗魚雜蘿蔔湯。
“不錯。”鎮國公舒服的長出了口氣,他雖然身居高位,可卻常年在外,很多時間並不講究,吃的舒坦,他誇讚句也是正常。
“國公爺吃的慣就好。”巧真笑了下,並沒有特別的興奮,像是沒什麼大不了的一樣。
“你這性子倒是難得,這份氣度不像莊子上的,可惜了,要是生在大家,對軒兒定能幫助。”鎮國公有些惋惜,他還是對巧真的身份嫌棄。
“國公爺,每個人都有自己選擇的路走,並不是您希望的就是最好的,人生就這幾十年何不讓自己活的肆意一些,高官厚爵,每天也是吃這麼些飯,每晚也只是睡一張床,在莊子又有什麼不好呢?吃的香。睡的也香,無事的時間可以到處看看,有需要的地方可以出力。沒有朝堂爭鬥,沒有勾心鬥角,心情更舒暢。”巧真說的很真摯,確實她更喜歡這樣的生活。
“軒兒他還年輕,正是胸懷凌雲志的時間,不能把大好的光陰蹉跎了。”鎮國公始終覺得兒子這樣可惜了。
“好男兒當有凌雲志,國公爺說的也不錯,如果公子至在朝堂。想為以後搏一個好的前程,民婦絕不阻攔,並且盡最大的能力相幫。”巧真並沒有說他想的不對,父母望子成龍的心情她理解。
“哦?你願意幫扶軒兒?”鎮國公疑惑,他有些不信。
“父親。孩兒沒有雄圖大志,孩兒願意在這個鎮子終老。有需要孩兒的時間。孩兒願意為國出力,縱然馬革裹屍也無怨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