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詞。
經過商量之後,大家決定每天中午在大人午休時看守腳踏車棚。於是大家三三兩兩的隱藏了起來。隱藏對於楊瀾和她的夥伴來說,是再簡單不過的事情了,玩了這麼久的遊戲,大家對什麼地方可以藏人都瞭如指掌。大家約定,一旦發現“敵情”就吹哨子,然後用最先進的噴水槍向壞人臉上亂噴,保管他睜不開眼睛,等爸爸媽媽們及時趕到抓住壞人後,就亂親大家的腦門,誇大家是小英雄,說不定還會再買把噴水槍獎勵大家呢,那樣大家就可以使雙槍了!就是這樣的一個夢想讓楊瀾和自己的小朋友們一起,開始了“蹲點”。
北京夏天的悶熱可以在老舍先生的《駱駝祥子》裡得到證明:一瓢涼水進肚,馬上就成了汗排出體外。在這樣的環境裡,你玩的時候可能不會覺得熱,但要不動地藏在一個地方,沒有風、沒有遊戲、沒有對話,還要聚精會神,可以想像那種難受程度。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楊瀾和小朋友們躲在樓道轉彎的一扇小門背後,手裡緊握著灌滿水的小手槍,個個汗流浹背,緊張得不敢說話,藏了幾天都沒有見到小偷。
樹上的蟬兒好像是因為沒有了競爭的對手,大唱特唱地煩人,唱得大家心裡癢癢的,都奇怪了,怎麼以前沒有聽到過蟬兒的鳴叫呢?這時候要是可以的話,一早就拿根竹竿把它們都黏下來了。但這樣的念頭終於被當小英雄的堅定信念鎮壓下去了。
熬到第四天,有的孩子不來了,但還有人在跟楊瀾一起堅持著,雖然大家都有點熬不住了。那天的中午,天氣悶熱,楊瀾跟幾個孩子躲在全樓最不通風的地方,滋味可想而知。就在大家要散夥的時候,車棚邊,柳樹下,走過一黑影,一個老頭,七十歲上下,手裡拄著柺杖,抬頭看看低沉的天,又東張西望,然後,徑直向一輛停在車棚邊的腳踏車走去。
這個發現幾乎讓楊瀾他們就要歡呼起來了,這樣的鬼鬼祟祟足以說明有問題。大家都很興奮,都等著最後的場面。來的人是住在樓後平房的邱老頭,平時一個人過,很少有人理他。聽人們說他解放前是個地主,所以孩子們對他印象不是很好。
有人悄悄地說:“看,這個地主要來搞破壞了。”
有人說:“電影裡的地主都有本變天賬。這邱老頭的變天賬是不是就藏在那根粗粗的柺杖裡?”還有人說:“你看他選擇在中午的時候到車棚,還能做什麼?很可能又開始偷腳踏車了。我們終於要勝利了。”
有人很老練地說:“沉住氣,我們等他偷的時候再動手。”
只見他走到腳踏車前,就去搬車的後輪——不是他是誰?大家被自己正確的判斷所激動著。等待了四天,四個悶熱的、沒有遊戲的中午,就是為了這個時刻!而且,孩子們手裡都有“槍”!
只見他一手抬起後車輪,一手握把,徑直把車推進了車棚,又左搬右挪,為那輛車騰出個車位。怎麼會是這樣呢?他應該看看四下無人,就開始撬鎖,或把車推到更遠的角落去呀!而且他又迴轉身,走向另一輛腳踏車,夾起柺杖,抬起後輪,又走進了車棚。
楊瀾他們蒙了,用現在的時髦話說,這樣的場面不吻合劇情。可惜這是楊瀾他們看到的現實,不是排戲。天上的悶雷一陣陣隆隆地滾過,烏雲一層層厚厚地壓下來,雨說來就來了。邱老頭當然看不見掩藏著的想抓他的孩子們,但他能看到雨。他在看天的時候就加緊了並不穩健的腳步,幾乎是蹭著地皮把門口最後一輛車拽到棚裡去了。已經有雨點噼噼啪啪地摔打下來。他環顧四周,長長舒了口氣,又倚在柺杖上喘了一會兒,迴轉身,險些撞到柳樹上,定了定神,繞過樹,走出了孩子們的視線。
雨,嘩嘩地下起來,楊瀾和朋友們又找到了新的樂趣,當然抓壞蛋的樂趣遠遠比不過玩雨的樂趣。大家衝到露天的空地上,把水槍向天上噴,然後讓雨水淋溼頭髮和衣服。終於有大人惦記著雨裡的腳踏車,從家裡跑出來,然後沒有看到腳踏車就自然要問楊瀾他們有沒有看見放在門口的腳踏車。孩子們七嘴八舌地說:“邱老頭推到車棚裡去了。”大人將信將疑,拿了雨傘專門去檢視了一下。回來時嘟囔一句:“這老頭,還挺有心的。”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三節 童年裡的點點滴滴
童年的歲月裡,我們都會留下這樣那樣的足跡,在多年以後回頭看過去的時候,才發現有些無奈,有些幼稚,有些可愛,有些天真。而歲月的河已經把我們帶到了年輪的深處。當楊瀾走到今天的時候,再去回頭看自己以前發生過的那些童年往事,也不禁是感慨萬千,而那顆屬於童年的心,又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