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4 / 4)

分,對於談話的內容楊瀾首先做到心中有數,然後才是即興的發問,這樣的節目更活潑。楊瀾覺得這樣的節目在大思路的定位下不會出現偏差,而即興的成分卻會讓自己更可以隨時產生創作上的靈感。

雖然是這樣,但楊瀾還是在製作提綱的同時補充著很多東西。比如,因為金庸是個文學家,所以文學的話題就成為所有話題的中心,文學的浩瀚讓楊瀾意識到,只能“以偏概全”地來突出某些部分,捨棄另外一些,這樣談話的時候有重點,節目就會緊湊。

在聊天的時候楊瀾很隨意地按照大綱的計劃,跟金庸聊著關於文化的話題。楊瀾看似漫不經心的提問,其實都是文化定位的一種思辨性結論,只是為了引出被訪者的思想,才做了一個精心設計的局。

比如,楊瀾在談到中國文化的時候,開了一個關係通俗作品與古典名著的話題,楊瀾說:“其實,通俗作品也可以成為經典的作品。我在書上看到過,像《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和《紅樓夢》這樣的古典名著,在最初的時候,也是作為通俗作品出現的,當初作者寫的時候,也有一種登不了大雅之堂的心理。”

金庸對這個話題應該很有發言權。所以,接過楊瀾的話題,金庸就把這個論點擴大了到中國文化的各個領域。

電視上接受採訪的金庸說:“在中國整個文學的發展歷史上,其實都是這樣子的,像唐詩、宋詞、元曲,起初都是民間的東西。比如宋詞,當時被文人戲稱為“詩餘”,有些名人別說不寫,就是提都不願意提的,認為有辱斯文。一般都是大家喝酒吃飯的時候,由歌女來演唱的,跟現在的流行歌曲差不多。當然,那時候寫詞的人都是一些大文豪,所以宋詞從出現就帶著深厚的文化底蘊,這也是當時的通俗作品發展成文學作品的典型例子。”

楊瀾接著剛才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