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4 / 4)

又死板教條的規矩、標準下成長時,所受到的要求、管制必然導致了他們逐漸失去了自信、失去了想象與創造的潛質,繼而變成無主見、無思想,無靈活性的“小機器人”。

當我們意識到家庭教育此方面的缺陷時,便不能不為其感到由衷的悲哀。

關於這一點,有一個發生在大洋彼岸的故事,頗為耐人尋味。

一天,3歲的小女孩朱迪告訴她的媽媽,她認識禮品盒上的字母“O”。媽媽聽後非常吃驚,於是便問她是怎麼認識的。

朱迪說:“是她的幼兒園老師克麗絲小姐教的。”

於是,這位母親在表揚了女兒之後,一紙訴狀把克麗絲小姐所在的幼兒園告上了法庭。理由是該幼兒園剝奪了孩子的想象力。因為她的女兒在認識“O”之前能把“O”說成蘋果、太陽、足球、鳥蛋之類的一切圓形物體,然而當她學會了26個字母之後,朱迪便失去了這種能力。鑑於此,這位母親要求該幼兒園賠償小女孩克麗絲精神傷殘費1000萬美元。

經過審判,法庭得出的結果是起訴成立,判決幼兒園賠償小朱迪精神傷殘費100萬美元。

在這位母親因為女兒失去想象力而痛心不已,以至於不惜與幼兒園訴諸公堂的時候,幾乎我們的每位家長,都在為自己的孩子能夠多認識幾個字而欣喜交加。

關於第二個故事,我們得到的問題是:為什麼在相同的情況下,孩子的問題會有如此大的區別。

第二章 心靈關懷缺失,扼殺獨立人格的成長(5)

答案很簡單,當我們的孩子第一次向父母展示他粉色的小熊畫作時,得到的回答往往是:“不像!真笨!熊怎麼可能是粉色的!”

反過來,當美國家庭的孩子做出相同的行為時,得到的回答往往是:“一隻粉色的熊,真不錯,看上去很新鮮。”

於是在此之後,中國的孩子仍然會繼續畫畫,但是在他的筆下,卻再也不會有粉色的小熊誕生了;而受到誇獎的美國孩�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