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2 / 4)

身的素質也大不相同,相應出的做法也會不同程度地出現差別。即使如此,中國家庭教育對孩子未來教育模式和教育方向缺乏遠景性和階段性,或者有了針對性沒了方向性等等顧此失彼、朝令夕改的行為方式,是不用懷疑的。

1. 好孩子的定義

2. 未來的人才標準

3. 家庭教育的一貫性

4. 家長的支配意識

5. 孩子的自主意識

6. 尊重孩子的學習興趣

7. 讓孩子獨立學習

8. 打造孩子的宏偉藍圖

第六章 家庭觀念淡漠,孩子是家長最熟悉的陌生人

如果說以上五個方面更多是從孩子的幼年教育出發,那麼以下五個方面則更多關注家長們對長大孩子的教育。隨著孩子長大,分歧誕生的是,一方面孩子迅速成長,新環境和新朋友等人際關係不斷確立和穩定,而另一方面是家長對孩子的陌生。經常不見面,見面後又只是不冷不淡地說幾句客套話而已。最終,孩子成為家長們最熟悉的陌生人。熟悉的,是孩子的過去;陌生的,是孩子的精神和未來。

1. 從歷史中走來

2. 靜悄悄的變化

3. 課業的困窘

4. 品德缺陷的養成

5. 價值觀念的扭曲

6. 心理孤獨與情感封閉

7. 被破壞的親情

8. 負面的楷模效應

9. 重拾親情教育的法寶

第七章 未來定位模糊,孩子淪為家長實現未泯理想的工具

現在的家長,從幫孩子選小學開始,甚至不惜跑路子拖關係,再進重點中學,然後孩子考上大學了,回家問父母,我應該填報什麼志願啊?這就是中國的孩子。再過幾天就要踏進大學校門了,還得回家問問父母要選擇什麼專業!此種後果,完全是中國式家庭教育的惡果:由孩子被動地聽家長吩咐,逐漸深化,趨向同化,最後到向家長詢問,終於淪為家長實現他們未泯理想的工具。

1. 家長的圓夢之旅

2. 夢想之間的差別

3. 愛的暴力

4. 新時代的拔苗助長

5. 創造力的毀滅

6. 信任孩子的選擇

7. 針對天賦的正確開發

8. 讓孩子的夢想騰飛

第八章 道德教育淪陷,家長和學校教育一起陷入超級空白

這個話題不妨和我們提倡的“*”結合起來,那樣會更加精彩,也會更加顯示出中國對於道德問題的無奈。在中國家庭教育裡,最被重視的是智力因素,至於其他的德、體、美、勞等方面的發展,甚至連學校教育都是一紙超級空文,那又怎麼去要求家長呢?小時候發的紅獎狀裡寫得清楚:該生在本學期之內,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成績優秀,特此獎勵,以茲鼓勵。但實際是什麼?不過只是因為我的試卷被打了100分,僅此而已。

1。 乏德社會的尷尬

2。 誰在摧毀道德

3。 道德教育的雙重空白

4。 孩子心理的雙重性

5。 道德榜樣的力量

6。 德育為智育之先

7。 精神層面的無條件關愛

8。 行之有效的正面引導

9。 自尊與他尊

10。 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第九章 生活訓練短缺,氾濫的物質支援掩蓋教育觀念不足

這與溺愛有關,但又不完全相同。如果說孩子從小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會因家庭的不同而產生差異的話,那麼當孩子長大成人,獨自在外地念書時,近乎氾濫的物質支援就開始了。通常情況,孩子從小所接受的金錢等物質來源大概有以下幾種:一是成績達標後的“獎金”;二是幫父母買東西找回的零錢;三是家長每天給的飯錢和坐車費用;四是親戚朋友給的獎勵,特別是過年時的壓歲錢;五是節假期間打的小零工。大體上的這些來源,卻根本無法跟父母提供的物質支援相提並論。物質支援無可厚非,可一旦氾濫,被金錢左右頭腦的人,行為往往是可怕的。

1。 孩子的畸形消費誰之過

2。 尷尬的理財教育

3。 孩子不良的消費行為和習慣從何而來

4。 中國學校的消費教育

5。 中國家庭的理財教育

6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